气节 清白
作者:
李浅予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理想信念
        1915年8月底,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院子里出神地望着天上的星星,这时,一个穿着长袍、看不清面孔的男人走进了院子:“先生,听说最近天空中出现了帝星,有这回事吗?”不用说,这个不速之客是来自“筹安会”——一个袁世凯为了称帝而成立的组织——的说客。
        中年男子冷冷地答道:“对不起,我不知道什么叫帝星。”说客不甘心:“五星联珠,这是吉兆,您应该顺应天象,上书劝袁公正位才是。”中年男子转过身,盯着说客的眼睛说:“这样的天象,是可以通过预测计算出来的,我不知道这和吉兆有什么关系。”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民国中央观象台首任台长、著名天文学家高鲁。袁世凯称帝后,给了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令中央观象台赶印来年有洪宪年号的历书,并要求在历书卷首印上“洪宪帝像”。
        高鲁却顶住压力,一再坚持卷首不印“洪宪帝像”。历书印出来后,他又以各种借口迟迟不发。是年三月,袁氏被迫取消帝制,此时,这批历书仍躺在仓库里,不久,即被全部烧毁。
        高鲁除创办我国现代天文事业外,还先后担任高级官职30余年,1932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监察院监委。但他一生清廉,除了痴迷天文,再无其他爱好,就连家中的几案陈设、书房字画,以至庭院的草圃石径,都是用各种星象图装饰而成。
        1947年,高鲁病逝,享年70岁。由于在做官时没有捞一把,晚年他贫困潦倒,靠典当度日,去世后竟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在他的案几上发现了一块方形印章,上面刻着两个字:清白。
        摘自《滨海时报》2013.12.31
        素材解读
        那些贪图富贵变节求荣的人,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而那些坚守气节和良知的人,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闪烁在历史的星空下。
        适用话题
        堂堂正正做人  抉择  气节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