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兼备,赏心悦目
作者:
佚名
分类:
作文大全
子类:
作文技法
【冲刺宝典】
        顾名思义,议论性散文是散文的一个品种,它借助议论等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其思想内涵是理,写作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
一、掀起“盖头”说特点
        议论性散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说理时常常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需要读者穿透文字的含义,领悟内蕴,阅读起来不像常规议论文那样枯燥,而是在品味散文的优美韵律中体味说理的精警有力;二是这种散文在说理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它以“情”感染读者,以个性化的风格吸引读者。
请细读下面这篇优秀作文:
青春不朽
2014年江苏一考生
        偶然闲暇,我总会习惯性地抬头。窗外有棵树,让我能摸着它的生长轨迹感念岁月。灿烂的六月是树的青春。当我习惯了它的分明脉络,习惯了叶缝间的参差阳光,我开始惧怕秋天。
        转念一想,自己的人生不是也如树木,生命常在,青春不朽啊!当即舒心。
        诚然,秋风的到来会将树叶纷纷吹落,将思念与感怀挂上枝头。岁月的流逝也会冲刷出深深浅浅的皱纹,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衰老。
        然而,谁言青春是容颜?
        青春是光亮,无论是日出之光,还是日中之阳,或是秉烛之明。只要有心向着青春,苍老便会为你让路。学术泰斗“北季南饶”中的饶宗颐先生,晚年依然精神矍铄,笑口常开,也会像个热血小伙一样,守在自家阳台看不远处一周两次的跑马比赛,也会在心里与自己赌一把,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激动一把,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势!青春,是一种热情,尤其在历经沧桑后此种热情便更加深厚,有初遇的惊艳,有临别的不舍,这非但不是青春的消亡,反是青春的深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如此写道。保有青春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守住梦想。有梦想的人就有前进的方向,并且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去助你拼杀沙场,勇往直前。在兴复汉世的大业中,诸葛亮曾因为黄忠年老而没有重用他。黄忠一声大喝:“手中宝刀未老!”他有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君报国的渴望,谁又能说他不如张苞、关兴等青年小将?
        九把刀曾说过:“青春就像一场大雨,即使淋湿感冒了,还想再淋一次。”是啊,即使人间坎坷,你的人生早已在无数次绝望中失去梦想,你的热情也早已在暴雨中被浇灭殆尽,可是,你的青春,至少曾经有过的青春呢?你在那场大雨中流过的泪,摔过的跤,迷过的路,都将成为你弥足珍贵的经历。它们是青春幻化成的另一种形式,被收容进“曾经”的瓶子,贴上“回忆”的标签,你会永远拥有。
        我凝视着那棵繁茂的树,不禁微笑:是啊,青春不朽!即使有一天你叶落归根,那也是在内心积蓄力量,只为来年更好地开放!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颇显灵性的议论性散文。作者别出心裁地用一棵树来喻示人生,从“青春,是一种热情”“保有青春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守住梦想”“青春可以幻化成另一种形式,收容进‘曾经’的瓶子,贴上‘回忆’的标签“等层面(其中一、三两层尤为出彩),饶有诗意地诠释了“人生不是也如树木,生命常在,青春不朽”的主旨。
        相比那些“以例代议”的简单、呆板的议论文(它们往往讲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来,只会板起面孔大抛生硬冷漠的“套话”),本文写出了情趣,展示了机智,读来引人会心颔首。
二、给你四把“金钥匙”
        钥匙一:“由事入理”,拓展文章的思想深度
        在立意方面,议论性散文大都“由事入理”、以小见大——多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言一行都能成为文章的起点;从小事出发,表现的却是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事实上,时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缕风片云,珍惜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点滴感受(不要怕它不成熟、不完整),善于发掘感性材料的内在意蕴,是写好议论性散文的源头活水。例如冰心的《往事之二》,从雪天送朋友返回时发现足迹被雪掩盖起笔,生发出人生渺茫、岁月飘忽的深沉感慨。作家把生活的感受与体验经咀嚼、回味、沉淀,再经过提炼、结晶之后表达出来,使主题得以抽象与深化。
        钥匙二:“虚实相生”,彰显新巧的构思
        议论性散文常用的构思方法,是“虚实相生”。具体包括两种情况:由实入虚与化虚为实。
        1.由实入虚。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霏霏春雨联想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诲,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这类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寓意的手法,就是“由实入虚”;虚化,便是作品主题的升华。
        2.化虚为实。会写文章的人,通常不喜欢平淡呆板,总喜欢把虚化的概念、单调的事物想象、描述成活泼可爱的另一种事物,使文意更为生动、明白。设置精妙的譬喻,拿一件切近的、已知的事物来形容笔下所要阐述的主体,是“化虚为实”的有效手段。如鲁迅先生的《春末闲谈》,从自然界极其平常的现象“细腰蜂捕获青虫”入题,对中外统治者奴役人民,想尽一切办法禁锢、麻痹人民的行径给予了尖锐的批判和无情的嘲讽。文中写到,统治者的种种麻痹术与细腰蜂的毒针十分相似——毒针麻痹青虫的运动神经,使其呈不死不活状态;统治者对人民施行各种统治方法,也想使他们甘心成为被奴役、榨取的机器。但细腰蜂之于青虫,只需要它不动,这比较容易;统治者之于人民群众,要使其无知觉而能运动,却是无法统一的矛盾,所以说一切麻痹术是“不能十分奏效”的。取譬设喻、化虚为实的精巧运思,使文章说理形象,析理透彻,而且幽默风趣。
        钥匙三:处理好“叙”“议”关系,使通篇浑然一体
        处理“叙”“议”关系,一般是一“叙”一“议”、先“叙”后“议”,也可将多组“叙述+议论”的文字复迭起来加以展示(比如肖复兴的《站台上的华尔兹》,满怀敬意地讲述了三个小故事——辞职信可以用赋体写得“古风悠悠”,收发室的小黑板可以用斜体美术字写得“分外醒目”,而焦灼的等待也可以如华尔兹一样优雅,展现每个故事后都用一段精要的议论予以阐发,最后直接点透三者的相通之处,归结出“将琐碎的生活化为华尔兹,哪怕是滋生出来一点点儿的艺术,也会有一点点快乐,温暖我们自己的心”这一主旨)。不管采用何种处理方式,关键是二者之间要紧密相联,而不能油水分离。
        钥匙四:精心“布势”,展现独特的创意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主要是发散性思维,这就决定了这种文体结构灵动,散得开,收得拢,跌宕起伏,不能陷入呆板的框架中。如何在谋篇布势上求异出新呢?这里提示几种实用的方法:
        1.悬念式。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倘若议论性散文行文如一马平川,读来便索然无味;波澜起伏,曲尽其妙——比如巧设悬念,方能夺人眼球。
        2.蛛网式。这种布局如同蜘蛛织网,先结出网心,然后围绕网心向四周伸展,纵横交织,愈织愈多。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多以情感为总绳,任情思奔涌,想象升腾,形成浩大的气魄。
        3.曲径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起笔处不直接给出观点,而是在迂回曲折的叙谈、阐发过程中渐渐推导出全文的主题思想,明确作品的现实针对性;其妙处是恰似玲珑剔透的园林布局,回廊九曲,溪水盘旋,于收篇处才显露出美丽如画的景致。
【例文展示】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汪国真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宜人的西子湖尽在蒙蒙烟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
        不料,友人淡淡一笑:“西湖虽秀,见得多了,不足为奇。”
        友人的话使我缄默良久。
        不由想起,前些年在广东上学,暑假回家,陪外地的同学游京都,瞧他们到了故宫、长城、颐和园,一个个欣欣然、奋奋然的样子,不禁觉得好笑。
        几天下来,他们游兴不减,我却感到精神倦怠。每每在他们玩得兴高采烈之际,颇生打道回府之念,只是怕扫了同学兴致,方才一忍再忍,舍命陪君子。
        大凡最好的地方,若被自己的步履蹚平了,也就全觉得兴味索然,诚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记得第一次发表作品的时候,尽管脸上还装模作样一副镇定漠然的样子,心中却早已乐得不知姓什么好。最后,毕竟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终于撕下“假面具”,吆喝上三五好友,去学校附近的馆子,结结实实撮了一顿。
        及至作品发表多了,那份漠然才“弄假成真”。大概,这也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是一种青春的活泼,这是一种不满现状的感觉,这是一种向更高目标跋涉的动力。
        在人生中,长久保持这种感觉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那些走过了许多名山大川和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来说,更是这样。
        对于这样的人,很容易产生的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慨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
        应该说,能在一片“景色”中沉湎,在满堂“喝彩”中陶醉,是人生的一种幸运,因为毕竟没有多少人能有“景色”可以回味,能有“喝彩”声可以慰藉;但这更是人生的一种不幸,因为这无疑是生命和才智的巨大浪费。
        漫漫人生之路,自然的风光没有穷尽,人类的事业没有顶点。
        我想对自己说的是: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是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须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是的,快乐永远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中: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原载《中华英才》)
[品读]
        这是一篇由事及理、叙与议有机融合的佳作。文章叙得真切,在此基础上所做的阐发则精警而耐读(文中“特别是对于那些走过了许多名山大川和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巧妙地将叙述、议论联结起来)。
        自“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是一种青春的活泼……”以下,作者所发议论的核心意思在于不能沉湎于已取得的成就中自我陶醉、不思进取,而应大胆地开拓新的领域,寻求新的突破。这一部分中,作者的说理有如下特点:(1)善于类比——以“自然的风光没有穷尽”类比“人类的事业没有顶点”,可谓由浅入深。(2)发挥自身作为诗人的优势,以意味隽永的小诗明志。(3)体现辩证思维,比如适度肯定了“能在一片‘景色’中沉湎,在满堂‘喝彩’中陶醉,是人生的一种幸运”;又如也客观地指出“远方的风景”可能“并不尽如人意”——如此行文,自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请你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②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以上两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
        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是一篇浑身是刺的杂文,体现着作者耿直、认真、批判现实的风格。“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文中的“生气”,其实是拒绝忍耐、维护权益和承担责任,促使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则意味着不该生气,这是劝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
        两者结合,可以写:小事不生气,大节当生气(表现自己的公民意识、担当精神与豁达情怀);平时从不生气,有一次却勃然大怒……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