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妙法:写好“世俗烟火味”,大俗方显大
作者:
赵福海
分类:
作文大全
子类:
作文技法
        冯小刚电影《私人订制》中有一个故事:一位“俗”导演为了追求高雅,把自己的人生弄得不伦不类。故事纵然是夸张的,却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所谓的俗与雅,实则一线间,与其盲目地追求高雅,不如在“俗”中出新,成就真正的大雅。这与我们写作文是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适合文辞华丽的作文风格,那么如何写好世俗烟火味,在考场上独树一帜,下笔有大家的味道呢?笔者这就为同学们做一番阐释。

新名著•引路
        一部《繁花》因为当选各大排行榜,写尽了上海“俗气”,更展示出生活的“雅量”。这里,有一衣一饭的琐屑,样样精致;这里,有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事事蕴情。将日常的世界还原,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通俗处,透着清雅。
【片断一】
        当年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中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园。东面偏北,有祖父独幢洋房一角。西面,皋兰路小东正教堂,打雷闪电阶段,阴森可惧,太阳底下,比较养眼。蓓蒂拉紧阿宝,小身体靠紧,头发飞舞。东南风一劲,黄浦江的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胸怀。阿宝对蓓蒂说,乖囡,下去吧。绍兴阿婆讲了,不许爬屋顶。蓓蒂拉紧阿宝说.让我再看看,绍兴阿婆最坏。阿宝说,嗯。蓓蒂说,我乖吧。阿宝摸摸蓓蒂的头说,下去吧,去弹琴。蓓蒂说,晓得。这一段对话,是阿宝永远的记忆。
赏析:
        如果写作201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这简直是一种最值得借鉴的童真影像。两个天真的小孩儿,用稚嫩的话语,表达着对生活最直接最简单的认识:不管好坏,不知对错,只想静静地享受那一份撒着欢儿的童心。靠紧的身体只有“小”,才表现得最生动;绍兴阿婆必须“坏”,才评价得最真实。俗心,在这里演变成一种俗趣,好打动人。这种语言风格,足以在高考考场中独领风骚。

【片断二】
        钢琴有心跳,不算家具,但有四只脚。房间里,镜子虚虚实实,钢琴是灵魂。尤其立式高背琴,低调,偏安一隅,更见涵养,无论靠窗还是近门,黑,栗色,还是白颜色,同样吸引视线。于男人面前,钢琴是女人,女人面前,又变男人。老人弹琴,无论曲目多少欢快跳跃,已是回忆,钢琴变为悬崖,一块碑,分量重,冷漠,有时是一具棺材。对于蓓蒂,钢琴是一匹四脚动物。蓓蒂的钢琴,苍黑颜色,一匹懂事的高头黑马,稳重,沧桑,旧缎子一样的暗光,心里不愿意,还是让蓓蒂摸索。
赏析:
        一架钢琴,竞有了人的灵气,活生生地动了起来。在不同人的眼里,在不同的阶段,钢琴有着不同的形象。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都可以成为一个句子,看上去没有丝毫华丽,却表现出一种活脱脱的生活气息。真正的考场作文,应该追求一种语言上的成熟与大气,不一定要优美华丽,不一定要深沉含蓄,平平常常的语气,灵活多变的句式,更能在真实中表达生动。

【片断三】
        小毛一转头,眼光穿过门外走廊,老楼梯扶手,墙上灰扑扑的小囡坐车,破躺椅,油腻节能灯管,水斗,看见晃动的人像,伞。小毛说,牌搭子已经到了。薛阿姨说,小毛,是有人客了。小毛立起来。两个男人朝南面房间直接过来。小毛一呆。十多年之前,理发店两张年轻面孔,与现在暗淡环境相符,但是眼睛,头发,神态已经走样,逐渐相并,等于两张底片,慢慢合拢,产生叠影,模糊,再模糊,变为清晰,像有一记啪的声音,忽然合而为一,半秒钟里还原。前面是沪生,后面是阿宝。
赏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岁月。201  3年高考安徽卷这一问,可以在这里得到回答。十多年的时间,两个人的形象竟然有那么多变化。鲜明的肖像对比,生动地展示出两个凡夫俗子的精神面貌。这是一种细腻的描写,更是一种深入的挖掘,这种写作方式,应该成为高考考场中写作记叙文时的一道独特风景。

名家示范•各有“俗”味
王安忆之“俗”小市民的真实印象
【高考借鉴】越是平凡的小市民的生活,越能挖掘出不平凡的经历与情感。紧紧抓住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才能细腻精准地展示人物内心。
【借鉴片段一】《长恨歌》
萨沙说:这样说,王小姐已经知道我说的是谁了,要不怎么说一定要骂呢?王琦瑶不想一下子被他套住,窘得脸刷地红了,笑也挂不住了,带着几分真地说:你哪一句话不是找骂?萨沙还是涎着脸:要是说出来不骂呢?王琦瑶就有些气急交加,手里的瓷勺重重一放,那勺柄竟在砂锅沿上断了,气氛陡地紧张起来。这一日,无论萨沙再说了多少自轻自贱的话,毛毛娘舅再是及时及境地应和,却也缓不回来了。
【借鉴片段二】《过去的生活》
        有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两个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铝锅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些瘪塘。这老太对那老太说,烧泡饭时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来擦一擦。两个老人说着话,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
【名师透析】
        王琦瑶与萨沙之间因为一句话引起的矛盾,真实反映出邻里之间的关系。两个老太相遇时的情境,细腻描绘出寻常生活的本色。挖掘小市民身上真实而朴素的经历和情感,呈现出的是一种生活的自然与平凡。
【高考借鉴】将一种“怀乡”的情感,巧妙地植入“寻根文学”之中,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原始本真的生活记录,塑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

余华之“俗”小人物的卑微人性
【高考借鉴】不管如何写小人物,都与大时代紧紧勾连,小人物的“俗”在大时代中显示出无奈的被操控感,从而引发阅读者深思。
【借鉴片段一】《第七天》
        我走在人行道上时,感觉一阵轻风掠过,是她快步从我身旁超过。我在后面看着她扬动的衣裙,她走去的步伐和甩动的手臂幅度很大,可是飘逸迷人。我跟着她走进。一幢写字楼,她快步走进电梯,我:没有赶上电梯,电梯门合上时我看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睛看着电梯外面,却没有看我。
【借鉴片段二】《许三观卖血记》
        根龙说:    “她都给我生了两个儿子了。”阿方问许三观:    “你女人给你生了几个儿子?”
        许三观本来是要说生了三个儿子,可转念一想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他就说:    “和根龙的女人一样,也生了两个儿子。”
        许三观在心里想:要是两个月以前阿方这么问我,我就会说生了三个儿子。他们不知道我许三观做了九年的乌龟,他们不知道我就不说了。
【名师透析】
        虽然对方根本就没有理自己,但“我”在看到美女时还是心猿意马的。想一想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儿子,许三观心里难免会生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作者通过对小人物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剖析,揭示出一种卑微的人性。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