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语言
作者:
佚名
分类:
作文大全
子类:
作文技法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指说话写文章不仅要有思想,还要有文采,没有文采的文章,不会流传下去。大凡语言鲜活具有美感的文字总是惹人喜爱,引人入胜,而那些陈旧的缺乏文学性的语言乏味干瘪,味同嚼蜡。高考作为选拔考试,想要在作文中取得高分,就必须在语言表达上以文采取胜。
【技巧详解】  
        一、巧用修辞,让文章有形有色      
讲究修辞,是为了把话写美。所谓“把话写美”,就是要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用修辞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种重要手段。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使用修辞,如比喻、排比、借代、夸张等。
        请看2015年湖北卷满分作文《非厚积无以薄发》片段:
        昙花静静酝酿了整整一年,才换来一夜晚的美丽绽放;苦苦修练了漫长十年,才换来三个月的放声歌唱;泉水默默积聚了所有力量,才换来喷薄而出的快乐流淌……厚积是绚烂前的孕育,是高亢前的酝酿,是腾飞前的蓄势。自然如此人亦然!
        厚积之道,就是个人成功之道。一个人荣耀成功的背后,实为汗水和泪水的蓄积。
        这是一篇论证十分有力的议论文,文中开头,就用昙花、蝉虫、泉水默默奋斗的经历,来表明自己对于材料的理解,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提出文章观点。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生硬地举例,而是用排比铺展,给文章增添了灵动性,同时也充分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排比的语言非常精当,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二、精选词语,让文章有情有意      
        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闹”和“弄”字就是古人炼字的结果。优美生动的语言又都是由一连串儿准确生动的词语组织起来的。我们必须学会精选字词,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寻找最合适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2015年安徽卷优秀作文《理解见证本质》:
        无奈,落絮随风飘尘埃,两行清泪悄悄地落在匈奴那伤感的风中,和着尘埃凝结成历史中最无奈的一只琥珀。
        你,昭君,有着绝美的容颜,宫中的荣华富贵本该属于你,却只因画师的愚昧无知,你被遗忘在小小的角落里,饱受别人的冷眼。直至和亲的那一天,你才被“选”中,送上车。他到那一刻才发现你的美,他,悔不尽!
        马车上的你,没有回头,依旧沉默,你用你的无言来证明一切。从宫中到宫外的路上,你没有落泪,你不想在这伤心之地流泪。直至塞外,你哭了,无声的泪水,你的心很痛,可却无法治愈,没有亲近的人陪在你的身边。你只是一个人!从此,你用眼泪雕刻着身处胡地的日子,直至眼泪流干,换成鲜红的血。血泪交织的那一幕,多么让人不忍、让人心痛。
        这几段写作者对于昭君出塞行为的理解。这一普通的历史事件,因为作者的精选用词,而显得那么生动动人。无论是“凝结”“琥珀”等词,还是“用眼泪雕刻”等句子,都显示出作者在用词选语上的讲究和用心,体现了他遣词造句的非凡能力,作文也因为上升了一个层次。
        三、细节描写,让文章有血有肉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种姿态、都能真切的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平淡乏味,缺少表现力。可以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在作文的天地里,细节描写能使你的文章熠熠生辉。
        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至关重要。抓住细节,精雕细刻,能使你的文章增色生辉。
        如,《母爱如歌》一文中写道:
        夜深人静时,我在看语文书。这时,妈妈端着一杯牛奶推门进来。
        在作文评讲课上大家帮他修改为:
        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轻轻地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之前,这位作者没有把生活的细节描绘出来,读起来味同嚼蜡,是不可能打动人的。而改后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细致地描绘出来,读起来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真实可信。这种描写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特征,选择了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神色、表情、姿态和动作去描写,做到了形神兼备。细节描写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四、活学活用,让文章底蕴丰厚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如能在文章中展现一些古诗词、名言警句,不但可以增强文化底蕴,还能增添文采。
        请看2015年四川卷满分作文《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寻花踱步,独赏紫藤绕树;山寻水觅,洞穿人生悲喜。吕碧城文如其名,以澄澈之心,留得一世清莹;林徽因诗意盎然,以灵动之心,谱下百世城倾;张爱玲临水照花,以孤傲之心,著有一生传奇;冰心温婉善良,以博爱之心,挥就百年清音。老实坚守,大智于心,以己之心,以己真情,助我风华初成,助我芳魂永存。
        吟一段梅韵,饮一壶清茶;执一手竹简,懂一颗真心。路遥用一颗平凡的心,绘出人世真情,定格了他人生的高度;余光中在质疑里把老实与聪颖付于永恒与浪漫,诗情升腾,爱与美便溢满了他人生的旋律;杨绛仅以清水自喻,透彻浮世泡泡的多彩,“保其天真,成其自然”,她描摹一滴墨香,便让人生传唱。
        这篇作文语言灵活,文采飞扬。作者引用古诗词摹写有关吕碧城、林徽因、张爱玲、冰心、路遥、杨绛等人的事例,符合文章立意,又切合人物本身,显得诗意盎然,文笔不俗。
        五、讲究句式,让文章整齐优美
        好的语言要追求句式的整散结合,变化多端,可以使读者读之有平仄之韵,曲折之美,跳动之感。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因此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感受,给人以鲜明的想象和强烈的感受。散句的结构灵活多样,其表达虽不像整句那样集中,但散而有序,丰富多彩,故能避免单调、呆板,收到生动活泼的效果。写作时,要整散结合,富于变化,形成错落之美。其次,长短结合,各尽其妙。长句容量大,表达周密、详尽,短句字数少,表达简洁、明快,使用时应富于变化,讲究平衡,交错使用,各尽其妙。
        例如2015年浙江卷优秀作文《在心间栽一株淡菊》:
        不避车马喧嚣,心中常怀藩篱淡菊,文如性情澄澈怀远,风行水上,心如真意淡泊自适。精诚之至,援笔之处,都是迈入武陵源的细涧石径,窥得见为文之人的品格志趣。
        繁花密柳,风狂雨急,性情促狭的人拨不开柳花温柔。沉溺其中,立不定狂风嘶吼,甘拜下风,又怎么能握得牢手中一支笔,胸中一股气?唯有心存一株淡菊,方能为笔墨丹青注入沁人的芬芳。
        此段交错使用长短句,缓急相间,使语言活泼而不显呆板,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错落之美。在具体写作中,句式富于变化,能避免语言的单调、呆板,收到生动活泼的效果,增添语言的美感。
        六、善于想象,让文章魅力无穷。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中高考作文要考查的最重要的方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开拓思路,增加文采。
        例如《雪夜》一文中写道:
        雪夜,该有多少点燃的蜡烛,在倾听着天空飘洒的言语;该有多少诗人升腾着灵感的火焰,澎湃着艺术的激情,吟唱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该有多少涌动的琴声用音符描绘着春的到来,再巧的手指怎能弹出落雪美妙的音韵;该有多少美妙的迎春花藤伸出梦境之外,每一处绽开的苞蕾都酝酿着春的经历;该有多少爱雪的人想象落雪的情景,喜悦如雨,潮湿的心灵长出新绿的叶片;该有多少情人,借每一片雪花,飘飞着对爱情和人生的祝福。              
        这段文字作者用想象写成,写出了雪夜的灵动,写出了雪夜的美。没有想象,不管用细描还是白描,都不会有如此美丽的雪夜展示在读者面前。通过联想、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美妙境界。
【考场佳作】
        2015年天津卷:范儿
        淡泊寡欲,独乐长吟
        “范儿”是一种格调,一种精神。包龙图打坐开封,那是肃穆的范儿;吕布小宴,那是风流的范儿;关老爷一步一顿,那是威严的范儿。在众多的格调中,我独赏那源自于内心,滥觞于精神的“淡泊范儿”。
        “志从淡泊明,节从肥甘丧”,古人教诲,言犹在耳。不图功利,不慕虚名,历史长河中,他们给“淡泊范儿”做了完美的注脚。
        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个身影总会过目不忘。诗文俱佳,金石精通,李叔同,挥斥方遒书生志,意气风发少年郎。本是巨富公子,醲肥辛甘,却在人们不解的叹息中毅然摆脱野马尘埃,皈依青灯古佛。晚晴山房,你自四季交替,我自研经作歌。站在长亭外古道边,弘一法师用送别的歌声,告诉世人,没有财富傍身,不入官门宦槛,以一种淡泊的范儿立于天地,也可自成一种风格,站成永恒的姿势。生活安逸了,便会牵累理想,人之常情。可是,弘一法师却逆常情而为,正如丰子恺所言“李先生有深大的心灵”。“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李叔同活出了自己的淡泊范儿。
        “名利地位都不要去追逐,年轻人需要的是充实思想”,这是他的言传;把稿费捐给国家,拒绝普林斯顿大学的高薪聘请,这是他的身教。淡泊自守,不求闻达,坐在文界的门槛上,钱锺书活出了文人自持的淡泊范儿。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立业建功,若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若计功效,便落尘俗。”保有淡泊的范儿才是成真学问、修净心智的圭臬。淡泊的范儿是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西出姑苏,泛舟五湖,三成巨富,三散家财;淡泊的范儿是曾任国民党要职的关麟征,隐居香港,不受访,断故旧,读书为乐,写字寄情,寡欲闲情,宠辱不惊;淡泊的范儿是昭和棋圣吴清源“无欲,无我,无求”,纯粹求道,超越博弈,熔铸棋局背后的精神与境界。
        现代社会中,“摇滚范儿”“嘻哈范儿”形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各种标新立异的扮相,令人不解其意。而这种外表上的另类“范儿”终是肤浅,我更追求那“几卷好书消永夏,一窗江水送流年”的精神蕴蓄。绚丽魅惑的物质世界中,喧嚣芜杂的精神世界里,秉持淡泊的范儿方能静观花落云舒,体悟澄明智慧。
考场点评
        表达灵活,文采斐然。语言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题目便化用了曹植的名句“实淡泊而寡欲兮,独乐而长吟”,能够在众多人云亦云的题目中脱颖而出,激发老师的阅读兴趣。开头段以京剧术语中的“范儿”起笔,破题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也表现出了作者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众不同。“志从淡泊明,节从肥甘丧。”“立业建功,若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若计功效,便落尘俗。”这些《菜根谭》中的名句增加了文采,使得表达灵活,意蕴深刻。好用四字短语或对仗句式,表现出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4年江苏卷:青春不朽
开放在夕阳中的“向日葵”
        看见我妈在收拾衣服,走过去打趣:“妈,你看你,都一把年纪了,还学什么拉丁舞啊。”
        妈一脸怒火:“什么一把年纪!你妈我是看着显老了,还是上楼梯要你们这群小崽子扶?”
        我和我弟相顾无言,各自默默散去,背后响起高亢的歌声:“我像一只小小小小鸟......”
        自从去年退休之后,我妈便总嚷着闲不住,要学点什么东西,可人家都是选太极啊什么的,我妈却一心一意要学拉丁舞。这玩意,扭来又扭去,万一伤了腰可不得了。可她老人家犟,愣是抱定了拉丁“这一棵树”。
        我只好陪她去报名。报名地点是一间练舞室,那天,她愣是被墙上那幅画给吸引住了。
        全幅是暖人的橙色,中间一朵向日葵,正肆意开放,热情,奔放,似乎是在向别人宣告着什么;虽然根部有些发黄,却并未阻止她蓬勃向上。她仿佛在燃烧。
        我妈的眼里竟有了少许泪光。我有些无措,“妈,这是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这是......”话未说完,妈便喃喃应道:“真是好画啊......”
        第二天便正式培训。同一间练习室内,人家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姑娘,我妈往中间一站,怎么看也觉得有些别扭。可是音乐一响起,我妈别提多带劲。
        我倚着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母亲。蓦然,一线扎眼的银色刺入我的眼帘,是母亲的白发!我不由然想起过去:我还小,母亲总是把我背在背上干活,后来,有了弟弟,背上的孩子又换成了弟弟。念了高中,是母亲每天用自行车送我上学......印象中的母亲,是无微不至、充满能量的“超人”。这么多年,母亲为了照顾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的娱乐。我默默地擦了擦快盈出来的泪水。
        转瞬间,一个月过去了,县里举办拉丁舞比赛,我妈当仁不让地被当做“第一人选”。比赛前,她掩饰不住小孩般的喜悦,神秘地对我和弟弟手:“今天,你俩会看到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呢?帷幕缓缓拉开,我和弟弟张大了嘴。舞台中央,一朵金色的“向日葵”优雅地舞动——是的!是梵高那幅《向日葵》里的向日葵!我看见,我看见化装成向日葵的我的母亲,在用她全部的热情和魅力,释放她那青春的、激情澎拜的、灼灼的光芒!
考场点评
        此文语言活泼,节奏跳跃。作者叙述情节不平淡,镜头描绘不刻板,把事情经过和妈妈的性格、气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再现出来。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让阅卷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觉真切动人。
【主题导练】
主题:寂寞
寂寞的意韵/何慕牧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点评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主题:教育
        一只雏鸡给妈妈的信/韩文信
        我本是一只平凡的雏鸡,但妈妈你却说“只要刻苦训练,鸡也能如鹰一样在天空翱翔”,但我一次次的试飞总是让您失望。您沉重的叹息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但我只是一只平凡的鸡,天空只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而妈妈一心盼望我有一天飞上蓝天,改写我们家族不能上天飞翔的历史。对不起妈妈,我只是一只鸡,所以蓝天不是我的选择。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我会在那里尽情地跑动,如一朵黄色的云掠过碧蓝的天际,那里才是承载我快乐的天国;我不愿把鹰的期望强锁上眉头,碾碎一个春花秋月的日子。在一片放逐理想的草原,我会和鹰一样快乐,妈妈请祝福我吧,我是一只幸福的鸡。
点评
        作者用拟人化手法,借一只雏鸡之口,演绎自己对话题的认识,用第一人称,让一只雏鸡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地向妈妈诉说“拔苗助长”式家庭教育给自己心灵带来的创伤,真切的希望妈妈能够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对生活理想的选择,语言生动形象,兼有文采,真实可感,情感浓郁。
【技巧详解】  
        一、巧用修辞,让文章有形有色      
讲究修辞,是为了把话写美。所谓“把话写美”,就是要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用修辞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种重要手段。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使用修辞,如比喻、排比、借代、夸张等。
        请看2015年湖北卷满分作文《非厚积无以薄发》片段:
        昙花静静酝酿了整整一年,才换来一夜晚的美丽绽放;苦苦修练了漫长十年,才换来三个月的放声歌唱;泉水默默积聚了所有力量,才换来喷薄而出的快乐流淌……厚积是绚烂前的孕育,是高亢前的酝酿,是腾飞前的蓄势。自然如此人亦然!
        厚积之道,就是个人成功之道。一个人荣耀成功的背后,实为汗水和泪水的蓄积。
        这是一篇论证十分有力的议论文,文中开头,就用昙花、蝉虫、泉水默默奋斗的经历,来表明自己对于材料的理解,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提出文章观点。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生硬地举例,而是用排比铺展,给文章增添了灵动性,同时也充分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排比的语言非常精当,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二、精选词语,让文章有情有意      
        古人作诗是非常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闹”和“弄”字就是古人炼字的结果。优美生动的语言又都是由一连串儿准确生动的词语组织起来的。我们必须学会精选字词,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寻找最合适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2015年安徽卷优秀作文《理解见证本质》:
        无奈,落絮随风飘尘埃,两行清泪悄悄地落在匈奴那伤感的风中,和着尘埃凝结成历史中最无奈的一只琥珀。
        你,昭君,有着绝美的容颜,宫中的荣华富贵本该属于你,却只因画师的愚昧无知,你被遗忘在小小的角落里,饱受别人的冷眼。直至和亲的那一天,你才被“选”中,送上车。他到那一刻才发现你的美,他,悔不尽!
        马车上的你,没有回头,依旧沉默,你用你的无言来证明一切。从宫中到宫外的路上,你没有落泪,你不想在这伤心之地流泪。直至塞外,你哭了,无声的泪水,你的心很痛,可却无法治愈,没有亲近的人陪在你的身边。你只是一个人!从此,你用眼泪雕刻着身处胡地的日子,直至眼泪流干,换成鲜红的血。血泪交织的那一幕,多么让人不忍、让人心痛。
        这几段写作者对于昭君出塞行为的理解。这一普通的历史事件,因为作者的精选用词,而显得那么生动动人。无论是“凝结”“琥珀”等词,还是“用眼泪雕刻”等句子,都显示出作者在用词选语上的讲究和用心,体现了他遣词造句的非凡能力,作文也因为上升了一个层次。
        三、细节描写,让文章有血有肉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种姿态、都能真切的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平淡乏味,缺少表现力。可以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在作文的天地里,细节描写能使你的文章熠熠生辉。
        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至关重要。抓住细节,精雕细刻,能使你的文章增色生辉。
        如,《母爱如歌》一文中写道:
        夜深人静时,我在看语文书。这时,妈妈端着一杯牛奶推门进来。
        在作文评讲课上大家帮他修改为:
        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轻轻地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之前,这位作者没有把生活的细节描绘出来,读起来味同嚼蜡,是不可能打动人的。而改后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细致地描绘出来,读起来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真实可信。这种描写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特征,选择了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神色、表情、姿态和动作去描写,做到了形神兼备。细节描写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四、活学活用,让文章底蕴丰厚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如能在文章中展现一些古诗词、名言警句,不但可以增强文化底蕴,还能增添文采。
        请看2015年四川卷满分作文《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寻花踱步,独赏紫藤绕树;山寻水觅,洞穿人生悲喜。吕碧城文如其名,以澄澈之心,留得一世清莹;林徽因诗意盎然,以灵动之心,谱下百世城倾;张爱玲临水照花,以孤傲之心,著有一生传奇;冰心温婉善良,以博爱之心,挥就百年清音。老实坚守,大智于心,以己之心,以己真情,助我风华初成,助我芳魂永存。
        吟一段梅韵,饮一壶清茶;执一手竹简,懂一颗真心。路遥用一颗平凡的心,绘出人世真情,定格了他人生的高度;余光中在质疑里把老实与聪颖付于永恒与浪漫,诗情升腾,爱与美便溢满了他人生的旋律;杨绛仅以清水自喻,透彻浮世泡泡的多彩,“保其天真,成其自然”,她描摹一滴墨香,便让人生传唱。
        这篇作文语言灵活,文采飞扬。作者引用古诗词摹写有关吕碧城、林徽因、张爱玲、冰心、路遥、杨绛等人的事例,符合文章立意,又切合人物本身,显得诗意盎然,文笔不俗。
        五、讲究句式,让文章整齐优美
        好的语言要追求句式的整散结合,变化多端,可以使读者读之有平仄之韵,曲折之美,跳动之感。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因此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感受,给人以鲜明的想象和强烈的感受。散句的结构灵活多样,其表达虽不像整句那样集中,但散而有序,丰富多彩,故能避免单调、呆板,收到生动活泼的效果。写作时,要整散结合,富于变化,形成错落之美。其次,长短结合,各尽其妙。长句容量大,表达周密、详尽,短句字数少,表达简洁、明快,使用时应富于变化,讲究平衡,交错使用,各尽其妙。
        例如2015年浙江卷优秀作文《在心间栽一株淡菊》:
        不避车马喧嚣,心中常怀藩篱淡菊,文如性情澄澈怀远,风行水上,心如真意淡泊自适。精诚之至,援笔之处,都是迈入武陵源的细涧石径,窥得见为文之人的品格志趣。
        繁花密柳,风狂雨急,性情促狭的人拨不开柳花温柔。沉溺其中,立不定狂风嘶吼,甘拜下风,又怎么能握得牢手中一支笔,胸中一股气?唯有心存一株淡菊,方能为笔墨丹青注入沁人的芬芳。
        此段交错使用长短句,缓急相间,使语言活泼而不显呆板,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错落之美。在具体写作中,句式富于变化,能避免语言的单调、呆板,收到生动活泼的效果,增添语言的美感。
        六、善于想象,让文章魅力无穷。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中高考作文要考查的最重要的方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开拓思路,增加文采。
        例如《雪夜》一文中写道:
        雪夜,该有多少点燃的蜡烛,在倾听着天空飘洒的言语;该有多少诗人升腾着灵感的火焰,澎湃着艺术的激情,吟唱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该有多少涌动的琴声用音符描绘着春的到来,再巧的手指怎能弹出落雪美妙的音韵;该有多少美妙的迎春花藤伸出梦境之外,每一处绽开的苞蕾都酝酿着春的经历;该有多少爱雪的人想象落雪的情景,喜悦如雨,潮湿的心灵长出新绿的叶片;该有多少情人,借每一片雪花,飘飞着对爱情和人生的祝福。              
        这段文字作者用想象写成,写出了雪夜的灵动,写出了雪夜的美。没有想象,不管用细描还是白描,都不会有如此美丽的雪夜展示在读者面前。通过联想、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美妙境界。
【考场佳作】
        2015年天津卷:范儿
        淡泊寡欲,独乐长吟
        “范儿”是一种格调,一种精神。包龙图打坐开封,那是肃穆的范儿;吕布小宴,那是风流的范儿;关老爷一步一顿,那是威严的范儿。在众多的格调中,我独赏那源自于内心,滥觞于精神的“淡泊范儿”。
        “志从淡泊明,节从肥甘丧”,古人教诲,言犹在耳。不图功利,不慕虚名,历史长河中,他们给“淡泊范儿”做了完美的注脚。
        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个身影总会过目不忘。诗文俱佳,金石精通,李叔同,挥斥方遒书生志,意气风发少年郎。本是巨富公子,醲肥辛甘,却在人们不解的叹息中毅然摆脱野马尘埃,皈依青灯古佛。晚晴山房,你自四季交替,我自研经作歌。站在长亭外古道边,弘一法师用送别的歌声,告诉世人,没有财富傍身,不入官门宦槛,以一种淡泊的范儿立于天地,也可自成一种风格,站成永恒的姿势。生活安逸了,便会牵累理想,人之常情。可是,弘一法师却逆常情而为,正如丰子恺所言“李先生有深大的心灵”。“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李叔同活出了自己的淡泊范儿。
        “名利地位都不要去追逐,年轻人需要的是充实思想”,这是他的言传;把稿费捐给国家,拒绝普林斯顿大学的高薪聘请,这是他的身教。淡泊自守,不求闻达,坐在文界的门槛上,钱锺书活出了文人自持的淡泊范儿。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立业建功,若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若计功效,便落尘俗。”保有淡泊的范儿才是成真学问、修净心智的圭臬。淡泊的范儿是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西出姑苏,泛舟五湖,三成巨富,三散家财;淡泊的范儿是曾任国民党要职的关麟征,隐居香港,不受访,断故旧,读书为乐,写字寄情,寡欲闲情,宠辱不惊;淡泊的范儿是昭和棋圣吴清源“无欲,无我,无求”,纯粹求道,超越博弈,熔铸棋局背后的精神与境界。
        现代社会中,“摇滚范儿”“嘻哈范儿”形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各种标新立异的扮相,令人不解其意。而这种外表上的另类“范儿”终是肤浅,我更追求那“几卷好书消永夏,一窗江水送流年”的精神蕴蓄。绚丽魅惑的物质世界中,喧嚣芜杂的精神世界里,秉持淡泊的范儿方能静观花落云舒,体悟澄明智慧。
考场点评
        表达灵活,文采斐然。语言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题目便化用了曹植的名句“实淡泊而寡欲兮,独乐而长吟”,能够在众多人云亦云的题目中脱颖而出,激发老师的阅读兴趣。开头段以京剧术语中的“范儿”起笔,破题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气息,也表现出了作者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众不同。“志从淡泊明,节从肥甘丧。”“立业建功,若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若计功效,便落尘俗。”这些《菜根谭》中的名句增加了文采,使得表达灵活,意蕴深刻。好用四字短语或对仗句式,表现出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4年江苏卷:青春不朽
开放在夕阳中的“向日葵”
        看见我妈在收拾衣服,走过去打趣:“妈,你看你,都一把年纪了,还学什么拉丁舞啊。”
        妈一脸怒火:“什么一把年纪!你妈我是看着显老了,还是上楼梯要你们这群小崽子扶?”
        我和我弟相顾无言,各自默默散去,背后响起高亢的歌声:“我像一只小小小小鸟......”
        自从去年退休之后,我妈便总嚷着闲不住,要学点什么东西,可人家都是选太极啊什么的,我妈却一心一意要学拉丁舞。这玩意,扭来又扭去,万一伤了腰可不得了。可她老人家犟,愣是抱定了拉丁“这一棵树”。
        我只好陪她去报名。报名地点是一间练舞室,那天,她愣是被墙上那幅画给吸引住了。
        全幅是暖人的橙色,中间一朵向日葵,正肆意开放,热情,奔放,似乎是在向别人宣告着什么;虽然根部有些发黄,却并未阻止她蓬勃向上。她仿佛在燃烧。
        我妈的眼里竟有了少许泪光。我有些无措,“妈,这是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这是......”话未说完,妈便喃喃应道:“真是好画啊......”
        第二天便正式培训。同一间练习室内,人家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姑娘,我妈往中间一站,怎么看也觉得有些别扭。可是音乐一响起,我妈别提多带劲。
        我倚着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母亲。蓦然,一线扎眼的银色刺入我的眼帘,是母亲的白发!我不由然想起过去:我还小,母亲总是把我背在背上干活,后来,有了弟弟,背上的孩子又换成了弟弟。念了高中,是母亲每天用自行车送我上学......印象中的母亲,是无微不至、充满能量的“超人”。这么多年,母亲为了照顾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的娱乐。我默默地擦了擦快盈出来的泪水。
        转瞬间,一个月过去了,县里举办拉丁舞比赛,我妈当仁不让地被当做“第一人选”。比赛前,她掩饰不住小孩般的喜悦,神秘地对我和弟弟手:“今天,你俩会看到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呢?帷幕缓缓拉开,我和弟弟张大了嘴。舞台中央,一朵金色的“向日葵”优雅地舞动——是的!是梵高那幅《向日葵》里的向日葵!我看见,我看见化装成向日葵的我的母亲,在用她全部的热情和魅力,释放她那青春的、激情澎拜的、灼灼的光芒!
考场点评
        此文语言活泼,节奏跳跃。作者叙述情节不平淡,镜头描绘不刻板,把事情经过和妈妈的性格、气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再现出来。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让阅卷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觉真切动人。
【主题导练】
主题:寂寞
寂寞的意韵/何慕牧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点评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主题:教育
        一只雏鸡给妈妈的信/韩文信
        我本是一只平凡的雏鸡,但妈妈你却说“只要刻苦训练,鸡也能如鹰一样在天空翱翔”,但我一次次的试飞总是让您失望。您沉重的叹息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但我只是一只平凡的鸡,天空只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而妈妈一心盼望我有一天飞上蓝天,改写我们家族不能上天飞翔的历史。对不起妈妈,我只是一只鸡,所以蓝天不是我的选择。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我会在那里尽情地跑动,如一朵黄色的云掠过碧蓝的天际,那里才是承载我快乐的天国;我不愿把鹰的期望强锁上眉头,碾碎一个春花秋月的日子。在一片放逐理想的草原,我会和鹰一样快乐,妈妈请祝福我吧,我是一只幸福的鸡。
点评
        作者用拟人化手法,借一只雏鸡之口,演绎自己对话题的认识,用第一人称,让一只雏鸡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地向妈妈诉说“拔苗助长”式家庭教育给自己心灵带来的创伤,真切的希望妈妈能够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对生活理想的选择,语言生动形象,兼有文采,真实可感,情感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