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个性
作者:
佚名
分类:
作文大全
子类:
作文技法
        什么是作文的个性?简单说,就是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是值得玩味的,思考与感受是独特的,语言是鲜活的。有“个性”的文章要在“真”的基础上闪耀出智慧之光,在“新”的感受中品味出生活之逻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思维活动,来培养自己“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出发,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在写作时方能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做到出奇制胜。  
【技巧详解】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只有饱含个性的作文才会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然而,审视我们周围学生的写作现状,模式化的作文屡见不鲜,“假大空”的作文司空见惯,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远离了写作者的真实生活,远离了写作者的“个性”。
        别人热衷音乐,你不妨做美术发烧友;别人都积累“感动中国”事迹材料,你不妨关注道德模范;别人都在广泛涉猎,你不妨深入挖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是入“我”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是“我”关心。另外,熟练运用拟人、比喻、通感、比兴等手法,巧妙运用歇后语、俗话、谜语等形式,对素材“改头换面”,也能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第一招,变换说法。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的写法,往往可以让素材变得鲜活有趣。比如要形容时间流逝,你直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显然不新鲜,但替换成“日子如小鱼一尾一尾轻快地游走了”,形象跃然纸上。比如要描写女孩子如何纤细如何婀娜,你直言三围是多少显然不妥,替换成“行动处如弱柳扶风”之类的,形象立马生动。例如2015年江苏卷《境由心生》的片段:
        心若机智,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心若有慧,则宛若长空旭日终至至灵之境。民国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花。”我想,在茫茫绿原上看花的那只羊便是智慧的,它看花的景象,便是智慧独有的景象。正如《平凡的世界》中所说,人生的意义不是吃饭这么简单,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智慧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有抛开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只有不被浮华物质遮住双眼的人,才是有资格称做智慧的人。
        按照一般的思路,为了论述“人生的意义不是吃饭这么简单,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这类的观点,通常应该在古今中外名人的经典案例中找寻素材。但本文偏不,它另辟蹊径,引用民国老课文中的一段话,通过“不吃草,它看花”羊,先让读者一愣,再让读者深思。
        第二招,添枝加叶。“一朵花”不如“一朵紫罗兰”具体,“提着一袋子东西”不如“提着一袋子零食”细致。“他进来了”显然不如“他冲进来了”形象,而“他像一头猛兽似的冲进来了”自然更具体一些,到了“他像一头猛兽似的冲进来了,圆睁着双眼,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形象便跃然纸上。运用素材如果能够这样添枝加叶,绘声绘色,文采自然随之猛增。例如2015年江苏卷《左手粪叉,右手笔杆》的片段:
        村里人还敬佩爷爷的书法。逢年过节,红白大事儿,都找爷爷来写字儿。不必挥毫,不必端砚,更不必宣纸——乡下人也不懂欣赏这个,但他们都知道爷爷见多识广,高文凭,有技艺。对于求字之人,爷爷总是来者不拒,放下粪叉,洗手执笔,挥洒而下。当淳朴的邻人拿到字后,喜悦之情全溢于脸上,总想夸一夸这字儿——就像汪曾祺笔下的乡亲们一样:“这字儿好,真黑!”  
        为了将“村里人还敬佩爷爷的书法”写清楚、说具体,这位考生没少花工夫来添枝加叶,描绘场景。尤其是“这字儿好,真黑!”的夸奖,既活画出了农村人的淳朴憨厚的特点,又显得风趣幽默,令人捧腹。
        第三招,穿越时空。或运用当代视角观察古代素材,或让古代名人评论当今热点,或打破文体界限,或颠倒褒贬倾向,总之,就是要让素材以全新面目示人。例如,“王莽谦恭未篡时”的典故,用来批判人善于伪装,难以察觉人品与文品是否背离。但另有聪明的考生从此则素材中得到启发。例如2015年浙江卷《殊途同归》的片段: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马尔克斯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与做人的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却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借助中外大挪移,打开一片新天地:热门素材“王莽谦恭未篡时”的典故,变身为冷门人物素材,素材的本质意蕴不变,但更显鲜活,令人惊喜。
        第四招,转变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转换视角,素材就能新意扑面。例如2015年湖南卷《为自己开扇窗》的片段:
        就在十岁那年,他们带我去大城市,那些冰冷的检查设备让我害怕,与医院里那些穿着漂亮的人相比,我们一家如同最可怜的存在。后来,我的耳朵上多了一样东西,那是一个助听器,哪怕很多人从我身边过都要看我的耳朵,但我心中比害羞更多的是欢喜,我能够更清楚的听见声音。即使是这样,我依然与书为伴,我尝试着写作,在六年级时,我的习作《母爱》在《小溪流》发表时,我看到我的文字变成了铅字。当我的作文被邻班语文老师拿去当范文朗读时,我终于听到的不是“那就是隔壁班那个聋子”,而是“今天老师朗读的那篇作文是她写的”。
        会弹钢琴不稀奇,但无臂的刘伟能弹钢琴,就弹出了轰动效应;会跳舞的不稀奇,但聋人邰丽华带领她的残疾人艺术团跳出了千手观音,就赢得世界瞩目。所以,换个角度,残疾甚至成了优势。本文中的“我”虽然因戴上了助听器而被人歧视,但换个角度,一个戴上了助听器的人却能够写出好作文在报刊发表,不是更有“轰动效应”吗?也正因为如此,“隔壁班那个聋子”的绰号就不翼而飞了。
        第五招,语言鲜活。用巧妙的语言构筑“个性”的外衣。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鲜活独特有个性,本质上就是语言运用的独创性,因而鲜活的语言决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词必己出”,“务去陈言”(韩愈语)。贾平凹的散文《延川城》写道:“这个地方花朵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瘠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作家有意不从正面去描写延川女性和男性的特征,物产风情,而是以花朵、石头、土地、树木来反衬,这样表达就新鲜,有独创,读后令人拍案叫绝。2015年北京卷《深入灵魂的热爱》一题,有同学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炎炎的夏日,所有的花木都不堪骄阳的炙烤,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万物显得奄奄一息,干旱的水田,清风吹不起一点涟漪。你看,你看那是什么?遥远的天际,那一片绿,绿中夹着生命的力量和激情的火焰,正肆无忌惮,铺天盖地,蔓延出一片绿的海洋。而绿海中的红,正如火一般烧尽一切的灰尘与阴暗。哪怕烈日炙烤,那绿海依旧在随风舞动,泛起层层绿浪,哪怕骄阳似火,那红依旧飒爽挺立,散发着阵阵清香。饱含生命力的莲,莫不让人心潮澎湃,产生灵魂深处的热爱。
用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莲蓬勃的生命力,点名热爱的理由,给莲赋予了生命与人格,令人印象深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研读一些优秀范文,判析其内容、形式,汲取其养分,从而为我所有,为我所用,滋养我的个性,丰富我的表达,就一定能写出具有鲜活个性魅力的作文。
【考场佳作】
        2015年浙江卷:文章和人品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作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点评】
        在大部分考生拘泥于笼统地探讨“文品”和“人品”相关性的时候,本文作者另辟蹊径,以“心文”和“用文”来为“文品”分门别类,区别议之,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进而提出的“赏之以文,考之以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014年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
        穿越的姿态由你定
        你会不会在某个瞬间觉得眼前的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会不会感到有一只名叫“青春”的小兽在内心日益膨胀,在夜晚肆意狂奔?
        反正,我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并且当一张张习题卷纷至沓来的时候,当夜晚梦见考试时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这种念头格外强烈。
        我听见那只小兽在咆哮——我要逃离!我要自由!  
        苏轼曾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可是我们的年华到底是奉献给了梦想,还是葬送给了应试?我们每日戴着厚厚的镜片,手上的老茧被笔磨出了一层又一层,各种要奋斗的训诫不绝于耳。每每需要呐喊的时候,却被什么钳制住了咽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痛斥这如同八股取士的教育,痛斥应试教育这片似乎荒无人烟的沙漠让多少学子不堪重负、疲意不已。  
        可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没有高考这座“压力山大”的独木桥,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到达自己的远方。郑渊洁说过:那些拼命抱怨应试教育毁了一生的人,即使没有应试教育,他们也会一无所成。拼命想逃出某个牢笼到最后很有可能发现,自己进人了更大的牢笼。  
        事实是,你必须要去穿越这片沙漠,这或许不是抵达梦想的唯一出路,可它是必经之路,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刹,必定失声痛哭,或喜极而泣,或庆幸解放了自己——为自己,也为这段穿越的年华。  
        可是,当真正迎来这一刻的时候,总会有人感到自己的生命被风干成一张张薄薄的纸,有些人可能会开始无限制地沉迷于学习之外的娱乐与无为。  
        这时我们渴望的自由已经到来,但一些人此时即使真正地将青春推下断崖,连叹息都不会复有,终有一天,那些追求到所谓“自由”的人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被禁锢,自由,终究拋弃了他,而有种种羁绊与限制。这时,他会猛然醒悟,回忆起那些叫嚣着要逃离的日子,那,才是在不自由中最自由的拼搏。  
        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注定是要受时代背景制约与做出选择的,可你不得不承认:选择权归根结底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你要去浪迹天涯,你就该学会扬帆掌舵;你要飞翔于天际,你就要丰满羽翅;你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就要有自己的方向。  
        哪怕你必须去学奔跑,也不能忘却飞翔。穿越,是必然的,以怎样的姿态穿越,即是你的自由。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佳作。可以说,逆向思维、辩证说理、立意深刻、语言老到是本文取胜而被评为一类卷的最大亮点。该考生以一只“青春”的小兽的口吻,讲述因学习苦累而发出“我要逃离!我要自由”的呐喊作为引子,从反面论述了假如没有了这样的学习与生活,看似自由了,实则正是陷入了不自由的深渊而无所作为,视角新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文章跳开一般常用的套路,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宕开一笔,由现实生活说起,自然而然地引出材料所要阐释的观点和论题,采取正反论证,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记,说理独到、精辟,使中心论点水到渠成。

【主题导练】
【主题】智慧与无知

不妨做一只“井底之蛙”/陈春卉
  清朝著名画家盛大士在作品《溪山卧游录》中有言:“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诚哉斯言!  
  当今世人似乎都想成为“机智”的代表,而拒绝成为新时代的“井底之蛙”。为此,他们沉溺于无尽的“求知欲”中,疯狂地想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可惜的是,知道得越来越多,他们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平庸,在失去纯真的同时也忘却了本心。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知道得太多”:谈起选秀节目皆是了如指掌,各种选手、导师如数家珍;明星真人秀一集不落,说到节目内容时头头是道;德甲、意甲、英超、NBA实况转播,通宵观战一场都不放过……  
  遗憾的是,当他们疯狂于热播剧《琅琊榜》时,却想不起欧阳修笔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当他们醉心于《花干骨》中的爱恨情仇时,却不愿去领略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爱的缠绵;当他们动容于郭敬明笔下《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唯美感伤时,却不懂得欣赏“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辗转愁思,更不知道三毛也有一本同名散文集,是为了纪念意外逝去的爱人荷西……从这个角度来看,“知道得太多”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有时候真的不如守望一个井口、一方净土来得实在与纯粹。  
  还有那些早已步入社会的人们自然会比后生们“知道得更多”——他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年轻人眼中的书本、老师与同学……他们往往看得更远、更多。他们看到名与利,看到机会与诱惑。于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变得势利——熟稔于人情世故,对“社会规则”了如指掌。  
  就像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批判的那样:“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很多人已变得面目全非却又自得其乐,他们沾沾自喜于自己了解甚多,游刃有余地在社会“潜规则”中穿行。殊不知,不少人早已背离了做人的底线,变得异常庸俗。这样的“多知”,不如不知!  
  我不由想起王开岭的《古典之殇》中的一句话:“正是这种华丽的吹嘘与骚动,让我怀念一种有形的诚实……正是满眼的浮尘和不实感,让我急于寻找一种有根的生存。”我想说,正是因为世人们“知道得太多”,我才愈发怀念那种“无知”的生活。  
  我不愿“知道得太多”。  
  如果可以,我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做一只远遁于浮华世故外的“井底之蛙”。  
点评  
        当下很多年轻人时时漫游于无聊泛滥的信息海洋里,表面上看起来“知道得太多”,骨子里却很肤浅、平庸;而不少成年人则熟稔于人情世故,在驾驭“潜规则”时轻车熟路,殊不知却背离了做人的底线、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观察细致、思考深入,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不做井底之蛙”的观点做了适度的偏移,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尽管我们不一定非要赞同作者的观点,但莫不囿于常理、勇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的精神却是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主题】自由

        梦寻十里桃花/张佩雯
  我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  
  被折翼、被圈养、被蒙蔽,没有光鲜的过去,亦不敢奢望有精彩的未来。  
  我的声音沙哑,眼球干涩,羽毛灰暗,生得也这样不讨喜。  
  我悲泣,因为铁笼里没有温暖春意。  
  我孤寂,因为铁笼里没有溪流森林。  
  我降生于世,却每日每夜如煎如熬,看不到山,望不见云,更不知阳光是个什么东西。  
  我多想,多想出去看看。  
  听时常站在窗台上的麻雀说,出了这笼子,跨过那扇窗,便会被阳光团团抱住。在沁人的芬芳中,迎面而来的是阵阵轻柔的风,那样舒坦,那样惬意……同样是短暂的一生,可比起走四方见过“大世面”的麻雀来说,我显得肤浅不堪。在惊讶于这样美好的事物存于世之时,我又显得失落极了。  
  可麻雀越说越兴奋,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沉默与失落。它又开始向我大肆描绘那些所见所闻。  
  “出了这狭小阴暗的空间,一直往前走,会看到一条小溪,那里溪水潺潺,芳草萋萋,沿着溪水走,你会发现一片桃花林,那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啊,杨柳依依,桃花灼灼……”麻雀似是自我陶醉,仿佛眼前已是一片惊世绝景,又说道:“你无法理解那儿到底有多美,整个世界都是粉红的、温暖的、明媚的,当然也不乏些无趣的蚜虫,但那无伤大雅,你真该去看看。”  
  哦,天哪,那该是怎样的仙境!  
  我似乎已经透过这冰冷的笼子,看到了那弥漫着欢乐的天堂。  
  我的眼神里充满了希冀。  
  我想出去看看!  
  看看那漫天的桃花,看看那清清的溪流,看看那湛蓝的天空,还有那个我一无所知的美妙世界。  
  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虽然能够保证我的居所、食物,但沉闷、单调、乏味的生活令我厌恶到了极点。  
  累了,烦了,厌了,也就该走了。  
  我相信,终有一天,眼前这双不算成熟的双翼会变得宽大、有力,那时再坚硬的铁笼也困不住一颗探寻的心,我将用它展翅高飞,翱翔天际!  
夜深了。我依然睡在冰冷的铁笼里,可眼前,却分明看见了延伸十里的桃花林。
【点评】
        作者自喻为一只被圈养的小鸟,用细腻的描写,把自己被困于笼中的孤独和悲哀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读者眼前展现的就是一只可怜的、孤零零的小鸟的形象,真实可感,打动人心。作者又借助想象,通过麻雀的嘴构设出一片桃花林,溪水、杨柳、桃花、百鸟,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令笼中的鸟儿向往。这样别出心裁的构设,使得文章很容易在同话题的作文中脱颖而出。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