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
作者:
佚名
分类:
作文大全
子类:
作文技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给人们清新脱俗之感,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而时下,高考中无论话题作文抑或是材料作文,都给考生留下了更多自由发挥、多角度思考、自主行文、勇于创新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拟题要求和方法,让作文标题闪出第一道亮丽的光芒,定能在考场中写出大放异彩的文章来。  
【技法详解】
一、考场作文拟题的原则  
(一)准确贴切  
        准确,就是宽窄适度。标题与内容密切相关,既不可“题”大于“文”,也不可“文”大于“题”。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就不能写成《握住你的手》或《想握住你的手》,这三者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样,写作的要求也就不同。贴切,就是要合适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对题目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不朽的昭君》只能作为记叙文的标题,而《抓住机遇,成就伟岸》只能作为议论文的标题。因此,给不同的文章拟题时,尽量要显示文体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简洁醒目  
简洁,就是精炼,富有概括性。简洁不是字数越少越好,还要含义明确。醒目,就是要态度明朗,旗帜鲜明,夺人眼球。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关于青春不朽的材料作文,一些同学就拟出了简洁醒目的标题,如《燃烧即不朽》《瞬间里的永恒》《一事能狂便青春》《心田半亩种青春》等,可谓精炼醒目、旗帜鲜明。  
(三)新颖别致  
新颖,就是不落俗套、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别致,就是有味道,发人深思。这是作文拟题的高要求。有一年高考,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标题是《兔非鱼》。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关于“鱼之乐”的争辩。且看作者是如何解题、扣题的:“子非鱼,何必曳尾?子非鸟,何必高飞?子生斯世,何不乐见有兔非鱼,而欣然享此‘和而不同’之美?”读后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二、考场作文拟题的要求  
(一)体态美观  
体态美观,即在拟题时注重题目的形态美,使题目像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可以在题目中运用间隔号或连接号,例如:《母亲•黑土地•小石磨》《自卑•自负•自强》《神鞭——母爱》《对手——榜样》等。可以在题目中运用对偶句,例如:《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可以在题目中运用数学公式,例如:《1+1>2》《7-1=0》,以等式或不等式的方式将内容抽象化,能收到纯语言文字难以达到的特殊表达效果。可以运用留白法,即留出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填补,例如:《用你的温柔马屁和背影……——写给阿q同志的信》,其中的空白,以虚映实,藏而不露,但读者又可以根据文意在会意的一笑之中把握主旨。  
(二)形象活泼  
如果说体态美观只体现了题目的身材,那么,形象活泼就体现出了题目的气质与性格。就像一个性格好、气质高雅的人,往往是惹人喜爱的。  
运用修辞格来拟制标题。例如:运用比喻手法的《机遇是一条鱼》《朋友就是生产力》,运用反问的《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何必挂羊头》,运用拟人的《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星期天的面孔》,运用双关的《生命“诚”可贵》,运用夸张的《花瓶能装下春天》,运用词语回环而意义相反的《防盗门不防盗》,等等。  
还可以用加工或改造歇后语、文章标题、影视片名和歌曲等方法来拟制标题。例如:运用成语加谐音拟制的标题《乐在“棋”中》,改造成语的《“雾”里逃生》《“战痘”青春》《“官”念前提》,讽刺某单位几任领导贪污腐败行为的《前“腐”后继》等,化用诗句的《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化用歌词的《我诚信,我美丽》,仿拟文章标题的《“吾”邦惊诧论》,等等。
(三)文采浓郁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常被视为精品而受人青睐。文采浓郁的题目更是耐人寻味,魅力无穷。  
可以通过引用或改造古今中外的诗词、名句、优美散句来拟制标题,以增加标题的文采。例如以“月”为话题的文章可借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拟题为《儿女共婵娟》,以“楼”为话题的文章可借用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拟题为《小楼昨夜又春风》等。这样的题目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而且还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三、考场作文拟题的技法  
→☆★技法一:巧用借鉴法  
借用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上和生活中的名人名作、歌词、电影、俗语、名言警句、诗文等多个方面,凡是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的对象都可以成为拟题的素材和源泉。此种方法既有浓缩、凝练的作用,又把作品的诗情画意、哲理韵味带入了标题之中,简单易学,容易操作,容易出新,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心理共鸣。  
巧借名人拟制标题,如《当代保尔——张海迪》《新时代的焦裕禄》。巧借名事拟制标题,如《新愚公移山》《我的滑铁卢》。巧借名作拟制标题,如《装在套子里的爱》《向左走,向右走》。巧借歌词拟制标题,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平平淡淡才是真》。巧借电影拟制标题,如《甲方乙方》《泉水叮咚》《花样年华》。巧借俗语拟制标题,如《一个好汉三个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巧借流行语拟制标题,如《一切尽在不言中》《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巧借诗文拟制标题,如《一蓑烟雨任平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  
→☆★技法二:移植化用法  
移植是指把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行业用语植入题目之中,成为题目的一部分。化用则是在使用技法一的基础上化用名作、电影电视、戏剧歌曲等作品的标题或名句,包括对名言警句、诗文俗语的化用。一是借鉴了原作的韵味,又有所创新;二是有了幽默感和趣味性,产生特别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移植的类型有很多。可以移植军事术语,如《向沙漠进军》。可以移植科学文化术语,如《干部要“五官端正”》。可以移植体育旅游术语,如《对公款吃喝者亮黄牌》《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可以移植音乐美术术语,如《让青春奏出华美的乐章》《高中生活哆来咪》。可以移植交通术语,如《我差点闯红灯》。可以移植司法用语,如《心灵的审判》《一场特殊的审判》等。化用的种类也有很多,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诗文俗语,如《曲径通“乐”》《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莫愁前路无奶酪,但留清气满人间》《问世间诚信为何物》《男人不相信眼泪》,等等。
→☆★技法三:妙用词语法  
        即通过对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组合、改装、变形来拟制标题,以发挥词语多义的特点。可以采用谐音法拟题,如《招“才”进宝》《不要唯“财”是举》《向“钱”看与向前看》《听取“哇”声一片》,等等。可以采用换字法拟题,如《望“书”兴叹》《外面的世界不精彩》《主见与“次见”》,等等。可以采用换序法拟题,即不用更换其中的文字,只将原语序调换一下,使之产生新的意义,如《众不敌寡》。可以采用反常法,即利用矛盾生疑法拟题,如《死海不死,天空不空》《给心灵保个险》《阳光的味道》《日子在发霉》《倾听月色》《语文是气体》《陌生的朋友》,等等。  
→☆★技法四:巧用修辞法  
善于在拟题的过程中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列锦等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题形象生动、别具一格。采用比喻法拟题,如《白衣天使的梦想》《初三如秋》《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采用拟人法拟题,如《黄河在哭泣》《老树的叹息》。采用设问法拟题,如《面对高考,你准备好了吗》《你的肚里能撑船吗》《捷径还是绝境》。采用对偶法拟题,如《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调准感情教具,拥有清晰世界》。采用象征法拟题,如《徘徊在黑夜光明间》《秋雨潇潇下》。采用列锦法拟题,即把相关的或不相关的名词性词语并列在一起作标题,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抒情,如《生命•心灵•选择》《宽容•风度》《脚•老茧•父亲》,等等。  
→☆★技法五:中心提示法  
即用能反映中心论点、中心事件、中心人物的词语来拟制标题,以显示文章的中心。  
以文章观点入题的,如《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我喜欢出发》《守住心中的清月》《苦难是一笔财富》《站直喽,别趴下》《在阅读中成长》《生命在燃烧中成长》《人在苦中练》《把握命运,创造生活》《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等等。  
以中心事物入题的,如《幸福的黄手绢》《二十四双布鞋》《狗尾巴花》《四十九朵玫瑰》《梯田蘑菇房》《永远的蒲公英》《最后一张落叶生日卡》《母亲的照片》《那棵葱郁的高山榕》《魂系三棵树》《穿布鞋的故居》,等等。  
以中心人物入题的,如《藏北姑娘》《第十一位》《对院的女孩》《我爹我娘》《最后一个船夫》《昆仑采玉人》《梦萦阿诗玛》《父亲的背影》,等等。  
→☆★技法六:设置悬念法  
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充满悬疑的题目,大家不妨借鉴下:《没有翅膀的飞翔》《不该发生的故事》《表扬名单中没有的人》《痛并快乐着》《看着我的眼睛》《真我何在》《冬天里的春天》等。这些标题的特点是,从题目上看不出写作的内容,但它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你去阅读。
【真题演练】
失误警示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2014年新课标Ⅰ卷):  
1.立意的关键词脱离了材料的内涵或情感导向。如“竞争时代何必合作”“摒弃合作,适者生存”,此类题目显然是从反对合作的角度来立意的,而材料的感情倾向却是倡导合作。看到此类题目,阅卷老师会毫不犹豫地将此文判为跑题作文,因为其明显脱离了材料的内涵。  
        2.立意的关键词扩大了材料的内涵。  如“成功的法则”“智慧的力量”“换种思考方式”“人生要有智慧”,成功的方法很多,智慧的范畴也很广,这类题目明显扩大了材料的关键词“规则”与“合作”的内涵。  
        3.“白开水”式题目。如“有点合作就好了”“别老想着规则”“规则与合作到底谁好”,此类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苍白,毫无新意,虽不偏题、跑题,也很难拿高分。  
佳作展台
(一)保守拟题  
        在题目中暗示自己的写作角度。如2015年全国课标乙卷“风采人物评选”这则材料,明显有三个角度,考生可拟写以下题目:  
大李的角度:《创新是你一路拓荒的美丽》《创新铸就辉煌》《潜心学术,造福未来》《创新,寻找另一片蓝天》《献身科学的人更具风采》《敏思创新,最具风采》……  
老王的角度:《平凡中的伟大》《为什么“大国工匠”最具风采》《匠人精神,别样风采》《“大国工匠”成功探源》《焊花飞溅,点点都是风采》《将平凡焊接成伟大》……  
小刘的角度:《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走出来的辉煌》《走,将这一路走成风景》《捕捉美景,品味世界》《艺术渐染,世代芳华》……  
(二)创新拟题  
        1.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如:《用守规之水育生命之花》(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温情脉脉的绚丽之花》(2015年重庆卷);《文字是一面镜子》《灵魂的自画像》《轻嗅文骨的芬芳》(2015年浙江卷);《修心如莲》(2015年湖南卷);《以科技为笔,绘未来之景》(2015年安徽卷);《像蜗牛一样活着》《我心如水》《既念百炼钢,亦取绕指柔》(2015年上海卷)。
        2.运用对偶,整齐明了。如:《做老实人,行聪明事》《褪浮华,显本真》(2015年四川卷);《近以亲其景,远以晓其理》《心之所至  境之所达》(2015年广东卷);《格调相扣,人文相彰》《赏之以文,考之以史》(2015年浙江卷);《左手粪叉,右手笔杆》《荣枯随缘,遇合尽兴》(2015年江苏卷);《生以荒谬,结以伟大》(2015年山东卷)。  
3.设问反问,发人深思。如:《何必纠结藤须之分》(2015年山东卷);《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2015年湖南卷);《自然,是近还是远?》(2015年广东卷);《你智慧了吗》(2015年江苏卷);《看生活怎能用显微镜》(2015年安徽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15年湖北卷)。  
        4.引用化用,内涵丰富。如:《子之爱父母,则为之计深远》《法规严于私,此心诚可贵》《勿为情所障目》(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心有猛虎,轻嗅蔷薇》《无情未必真豪杰》《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水怀珠而川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015年上海卷);《实而务本,可以达人》《心存实诚任方圆》(2015年四川卷);《莫被浮云遮望眼》(2015年安徽卷);《一杯春醪寄余心》(2015年浙江卷);《光荣的荆棘路》《会当凌绝顶》(2015年福建卷)。  
【考场模拟】
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终于爬过了这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爬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蚂蚁望石而转,找到了丰富的食物。  
生活犹如蚂蚁爬行,有时需要直行,抱着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你对“直行与转向”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拟题一:  
握好方向盘/诗意的选择/山转水也转/最近的距离  
点评
        这是一组议论性标题。“握好方向盘”谈的是握好人生的方向盘,什么时候应该“直行”,什么时候可以“转向”,当因时因势而定。“诗意的选择”,“诗意”是“题眼”,“直行和转向”的内涵就从这“诗意”中去挖掘。“山转水也转”从“山不转水转”化用而来,灵巧而富有新意。“最近的距离”暗扣作文材料的关键词,要走“最近的距离”当然要“直行”,而且遇上险阻需要“转向”,以免碰壁。  
将标题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分析,“把握好方向盘”和“山转水也转”是直奔主题的,“诗意的选择”和“最近的距离”是暗联主旨的。  
拟题二:  
学会转弯/理想与方法/难度+方法=1  
点评
        试题要求“根据你对‘直行与转向’的理解,自定立意”,作文如果只谈“直行”或只谈“转向”,就会被视为偏题。“学会转弯”跑至“转向”一边去了,算是偏题。“理想与方法”中的“方法”,似乎可以强扯到“直行与转向”中去,但不能摆脱“理想”的制约,可以视为离题。“难度+方法=1”用上了数字和符号,但词不达意,令人费解。
题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请就诗中某一方面的话语内容,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没有不下台的演员/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  
拟题:
又一个舞台/一百零二次的流泪/先生你大胆地往前走/脚跟心走  
点评
        考生拟题时,不可背离“要坚持走下去”这一主旨。“又一个舞台”是就前两句诗的话语内容拟就的标题。人生的舞台在不断地变化着,每个人都有无数次上台和下台的机会。不管每一次上台和下台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又一个舞台”。“一百零二次流泪”是就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拟就的标题。成功者可能拥有一百零一次的掌声,但第一百零二次可能就要面对失败。这时,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有坚持走下去的信念和行为。“先生你大胆地往前走”和“脚跟心走”是就诗的最后两句拟就的标题,意旨明确,有较强的吸引力。  
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事、物,有许多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记取、回忆、沉淀和咀嚼。请依据上文的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标题自拟。  
拟题一:  
逝去的美丽/我和花朵有个约定/当激情再次点燃/大哥你好吗  
点评
        这组标题一般用于记叙性文章。“逝去的美丽”的中心词是“美丽”,突出过去的美好。“逝去”又暗含几分伤感。这个标题就比“往事”“回到从前”“回忆”一类的标题更富有感情色彩。“我和花儿有个约定”用的是拟人手法,亲切自然而又带有一定的神秘感,能使读者产生不看不罢休的效果。“当激情再次点燃”虽然直白,但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动,一种振奋人心的张力。“大头你好吗”运用的是化用的手法,它借用《大哥你好吗》这首歌的标题进行改造,使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拟题二:  
揭开记忆的尘封/留住飞鸟的足迹/思念过去了的/往事——我和父亲  
点评
        “揭开记忆的尘封”有语病。“尘封”,是“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的意思。“揭开记忆的尘封”搭配不当,此标题可改为“揭开尘封的记忆”。“留住飞鸟的足迹”不合事理,而且语言不简洁,改为“留住飞鸟”作标题即可。“思念过去了的”语言累赘,“思念”与“过去了的”重复,可删掉“过去了的”。“往事——我的父亲”,有一个正标题,再硬加一个副标题,十分牵强,应该修改——要么用“往事”作标题,要么用“我和父亲”作标题。
【技法详解】
一、考场作文拟题的原则  
(一)准确贴切  
        准确,就是宽窄适度。标题与内容密切相关,既不可“题”大于“文”,也不可“文”大于“题”。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就不能写成《握住你的手》或《想握住你的手》,这三者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样,写作的要求也就不同。贴切,就是要合适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对题目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不朽的昭君》只能作为记叙文的标题,而《抓住机遇,成就伟岸》只能作为议论文的标题。因此,给不同的文章拟题时,尽量要显示文体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简洁醒目  
简洁,就是精炼,富有概括性。简洁不是字数越少越好,还要含义明确。醒目,就是要态度明朗,旗帜鲜明,夺人眼球。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关于青春不朽的材料作文,一些同学就拟出了简洁醒目的标题,如《燃烧即不朽》《瞬间里的永恒》《一事能狂便青春》《心田半亩种青春》等,可谓精炼醒目、旗帜鲜明。  
(三)新颖别致  
新颖,就是不落俗套、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别致,就是有味道,发人深思。这是作文拟题的高要求。有一年高考,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标题是《兔非鱼》。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关于“鱼之乐”的争辩。且看作者是如何解题、扣题的:“子非鱼,何必曳尾?子非鸟,何必高飞?子生斯世,何不乐见有兔非鱼,而欣然享此‘和而不同’之美?”读后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二、考场作文拟题的要求  
(一)体态美观  
体态美观,即在拟题时注重题目的形态美,使题目像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可以在题目中运用间隔号或连接号,例如:《母亲•黑土地•小石磨》《自卑•自负•自强》《神鞭——母爱》《对手——榜样》等。可以在题目中运用对偶句,例如:《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可以在题目中运用数学公式,例如:《1+1>2》《7-1=0》,以等式或不等式的方式将内容抽象化,能收到纯语言文字难以达到的特殊表达效果。可以运用留白法,即留出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填补,例如:《用你的温柔马屁和背影……——写给阿q同志的信》,其中的空白,以虚映实,藏而不露,但读者又可以根据文意在会意的一笑之中把握主旨。  
(二)形象活泼  
如果说体态美观只体现了题目的身材,那么,形象活泼就体现出了题目的气质与性格。就像一个性格好、气质高雅的人,往往是惹人喜爱的。  
运用修辞格来拟制标题。例如:运用比喻手法的《机遇是一条鱼》《朋友就是生产力》,运用反问的《诚信过时了吗》《卖狗肉何必挂羊头》,运用拟人的《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星期天的面孔》,运用双关的《生命“诚”可贵》,运用夸张的《花瓶能装下春天》,运用词语回环而意义相反的《防盗门不防盗》,等等。  
还可以用加工或改造歇后语、文章标题、影视片名和歌曲等方法来拟制标题。例如:运用成语加谐音拟制的标题《乐在“棋”中》,改造成语的《“雾”里逃生》《“战痘”青春》《“官”念前提》,讽刺某单位几任领导贪污腐败行为的《前“腐”后继》等,化用诗句的《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化用歌词的《我诚信,我美丽》,仿拟文章标题的《“吾”邦惊诧论》,等等。
(三)文采浓郁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常被视为精品而受人青睐。文采浓郁的题目更是耐人寻味,魅力无穷。  
可以通过引用或改造古今中外的诗词、名句、优美散句来拟制标题,以增加标题的文采。例如以“月”为话题的文章可借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拟题为《儿女共婵娟》,以“楼”为话题的文章可借用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拟题为《小楼昨夜又春风》等。这样的题目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而且还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三、考场作文拟题的技法  
→☆★技法一:巧用借鉴法  
借用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上和生活中的名人名作、歌词、电影、俗语、名言警句、诗文等多个方面,凡是生活中自己非常熟悉的对象都可以成为拟题的素材和源泉。此种方法既有浓缩、凝练的作用,又把作品的诗情画意、哲理韵味带入了标题之中,简单易学,容易操作,容易出新,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心理共鸣。  
巧借名人拟制标题,如《当代保尔——张海迪》《新时代的焦裕禄》。巧借名事拟制标题,如《新愚公移山》《我的滑铁卢》。巧借名作拟制标题,如《装在套子里的爱》《向左走,向右走》。巧借歌词拟制标题,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平平淡淡才是真》。巧借电影拟制标题,如《甲方乙方》《泉水叮咚》《花样年华》。巧借俗语拟制标题,如《一个好汉三个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巧借流行语拟制标题,如《一切尽在不言中》《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巧借诗文拟制标题,如《一蓑烟雨任平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  
→☆★技法二:移植化用法  
移植是指把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行业用语植入题目之中,成为题目的一部分。化用则是在使用技法一的基础上化用名作、电影电视、戏剧歌曲等作品的标题或名句,包括对名言警句、诗文俗语的化用。一是借鉴了原作的韵味,又有所创新;二是有了幽默感和趣味性,产生特别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移植的类型有很多。可以移植军事术语,如《向沙漠进军》。可以移植科学文化术语,如《干部要“五官端正”》。可以移植体育旅游术语,如《对公款吃喝者亮黄牌》《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可以移植音乐美术术语,如《让青春奏出华美的乐章》《高中生活哆来咪》。可以移植交通术语,如《我差点闯红灯》。可以移植司法用语,如《心灵的审判》《一场特殊的审判》等。化用的种类也有很多,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诗文俗语,如《曲径通“乐”》《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莫愁前路无奶酪,但留清气满人间》《问世间诚信为何物》《男人不相信眼泪》,等等。
→☆★技法三:妙用词语法  
        即通过对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组合、改装、变形来拟制标题,以发挥词语多义的特点。可以采用谐音法拟题,如《招“才”进宝》《不要唯“财”是举》《向“钱”看与向前看》《听取“哇”声一片》,等等。可以采用换字法拟题,如《望“书”兴叹》《外面的世界不精彩》《主见与“次见”》,等等。可以采用换序法拟题,即不用更换其中的文字,只将原语序调换一下,使之产生新的意义,如《众不敌寡》。可以采用反常法,即利用矛盾生疑法拟题,如《死海不死,天空不空》《给心灵保个险》《阳光的味道》《日子在发霉》《倾听月色》《语文是气体》《陌生的朋友》,等等。  
→☆★技法四:巧用修辞法  
善于在拟题的过程中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列锦等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题形象生动、别具一格。采用比喻法拟题,如《白衣天使的梦想》《初三如秋》《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采用拟人法拟题,如《黄河在哭泣》《老树的叹息》。采用设问法拟题,如《面对高考,你准备好了吗》《你的肚里能撑船吗》《捷径还是绝境》。采用对偶法拟题,如《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调准感情教具,拥有清晰世界》。采用象征法拟题,如《徘徊在黑夜光明间》《秋雨潇潇下》。采用列锦法拟题,即把相关的或不相关的名词性词语并列在一起作标题,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抒情,如《生命•心灵•选择》《宽容•风度》《脚•老茧•父亲》,等等。  
→☆★技法五:中心提示法  
即用能反映中心论点、中心事件、中心人物的词语来拟制标题,以显示文章的中心。  
以文章观点入题的,如《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我喜欢出发》《守住心中的清月》《苦难是一笔财富》《站直喽,别趴下》《在阅读中成长》《生命在燃烧中成长》《人在苦中练》《把握命运,创造生活》《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等等。  
以中心事物入题的,如《幸福的黄手绢》《二十四双布鞋》《狗尾巴花》《四十九朵玫瑰》《梯田蘑菇房》《永远的蒲公英》《最后一张落叶生日卡》《母亲的照片》《那棵葱郁的高山榕》《魂系三棵树》《穿布鞋的故居》,等等。  
以中心人物入题的,如《藏北姑娘》《第十一位》《对院的女孩》《我爹我娘》《最后一个船夫》《昆仑采玉人》《梦萦阿诗玛》《父亲的背影》,等等。  
→☆★技法六:设置悬念法  
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充满悬疑的题目,大家不妨借鉴下:《没有翅膀的飞翔》《不该发生的故事》《表扬名单中没有的人》《痛并快乐着》《看着我的眼睛》《真我何在》《冬天里的春天》等。这些标题的特点是,从题目上看不出写作的内容,但它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你去阅读。
【真题演练】
失误警示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2014年新课标Ⅰ卷):  
1.立意的关键词脱离了材料的内涵或情感导向。如“竞争时代何必合作”“摒弃合作,适者生存”,此类题目显然是从反对合作的角度来立意的,而材料的感情倾向却是倡导合作。看到此类题目,阅卷老师会毫不犹豫地将此文判为跑题作文,因为其明显脱离了材料的内涵。  
        2.立意的关键词扩大了材料的内涵。  如“成功的法则”“智慧的力量”“换种思考方式”“人生要有智慧”,成功的方法很多,智慧的范畴也很广,这类题目明显扩大了材料的关键词“规则”与“合作”的内涵。  
        3.“白开水”式题目。如“有点合作就好了”“别老想着规则”“规则与合作到底谁好”,此类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苍白,毫无新意,虽不偏题、跑题,也很难拿高分。  
佳作展台
(一)保守拟题  
        在题目中暗示自己的写作角度。如2015年全国课标乙卷“风采人物评选”这则材料,明显有三个角度,考生可拟写以下题目:  
大李的角度:《创新是你一路拓荒的美丽》《创新铸就辉煌》《潜心学术,造福未来》《创新,寻找另一片蓝天》《献身科学的人更具风采》《敏思创新,最具风采》……  
老王的角度:《平凡中的伟大》《为什么“大国工匠”最具风采》《匠人精神,别样风采》《“大国工匠”成功探源》《焊花飞溅,点点都是风采》《将平凡焊接成伟大》……  
小刘的角度:《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走出来的辉煌》《走,将这一路走成风景》《捕捉美景,品味世界》《艺术渐染,世代芳华》……  
(二)创新拟题  
        1.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如:《用守规之水育生命之花》(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温情脉脉的绚丽之花》(2015年重庆卷);《文字是一面镜子》《灵魂的自画像》《轻嗅文骨的芬芳》(2015年浙江卷);《修心如莲》(2015年湖南卷);《以科技为笔,绘未来之景》(2015年安徽卷);《像蜗牛一样活着》《我心如水》《既念百炼钢,亦取绕指柔》(2015年上海卷)。
        2.运用对偶,整齐明了。如:《做老实人,行聪明事》《褪浮华,显本真》(2015年四川卷);《近以亲其景,远以晓其理》《心之所至  境之所达》(2015年广东卷);《格调相扣,人文相彰》《赏之以文,考之以史》(2015年浙江卷);《左手粪叉,右手笔杆》《荣枯随缘,遇合尽兴》(2015年江苏卷);《生以荒谬,结以伟大》(2015年山东卷)。  
3.设问反问,发人深思。如:《何必纠结藤须之分》(2015年山东卷);《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2015年湖南卷);《自然,是近还是远?》(2015年广东卷);《你智慧了吗》(2015年江苏卷);《看生活怎能用显微镜》(2015年安徽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15年湖北卷)。  
        4.引用化用,内涵丰富。如:《子之爱父母,则为之计深远》《法规严于私,此心诚可贵》《勿为情所障目》(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心有猛虎,轻嗅蔷薇》《无情未必真豪杰》《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水怀珠而川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015年上海卷);《实而务本,可以达人》《心存实诚任方圆》(2015年四川卷);《莫被浮云遮望眼》(2015年安徽卷);《一杯春醪寄余心》(2015年浙江卷);《光荣的荆棘路》《会当凌绝顶》(2015年福建卷)。  
【考场模拟】
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终于爬过了这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爬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蚂蚁望石而转,找到了丰富的食物。  
生活犹如蚂蚁爬行,有时需要直行,抱着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你对“直行与转向”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拟题一:  
握好方向盘/诗意的选择/山转水也转/最近的距离  
点评
        这是一组议论性标题。“握好方向盘”谈的是握好人生的方向盘,什么时候应该“直行”,什么时候可以“转向”,当因时因势而定。“诗意的选择”,“诗意”是“题眼”,“直行和转向”的内涵就从这“诗意”中去挖掘。“山转水也转”从“山不转水转”化用而来,灵巧而富有新意。“最近的距离”暗扣作文材料的关键词,要走“最近的距离”当然要“直行”,而且遇上险阻需要“转向”,以免碰壁。  
将标题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分析,“把握好方向盘”和“山转水也转”是直奔主题的,“诗意的选择”和“最近的距离”是暗联主旨的。  
拟题二:  
学会转弯/理想与方法/难度+方法=1  
点评
        试题要求“根据你对‘直行与转向’的理解,自定立意”,作文如果只谈“直行”或只谈“转向”,就会被视为偏题。“学会转弯”跑至“转向”一边去了,算是偏题。“理想与方法”中的“方法”,似乎可以强扯到“直行与转向”中去,但不能摆脱“理想”的制约,可以视为离题。“难度+方法=1”用上了数字和符号,但词不达意,令人费解。
题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请就诗中某一方面的话语内容,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没有不下台的演员/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  
拟题:
又一个舞台/一百零二次的流泪/先生你大胆地往前走/脚跟心走  
点评
        考生拟题时,不可背离“要坚持走下去”这一主旨。“又一个舞台”是就前两句诗的话语内容拟就的标题。人生的舞台在不断地变化着,每个人都有无数次上台和下台的机会。不管每一次上台和下台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又一个舞台”。“一百零二次流泪”是就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拟就的标题。成功者可能拥有一百零一次的掌声,但第一百零二次可能就要面对失败。这时,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有坚持走下去的信念和行为。“先生你大胆地往前走”和“脚跟心走”是就诗的最后两句拟就的标题,意旨明确,有较强的吸引力。  
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事、物,有许多的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记取、回忆、沉淀和咀嚼。请依据上文的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标题自拟。  
拟题一:  
逝去的美丽/我和花朵有个约定/当激情再次点燃/大哥你好吗  
点评
        这组标题一般用于记叙性文章。“逝去的美丽”的中心词是“美丽”,突出过去的美好。“逝去”又暗含几分伤感。这个标题就比“往事”“回到从前”“回忆”一类的标题更富有感情色彩。“我和花儿有个约定”用的是拟人手法,亲切自然而又带有一定的神秘感,能使读者产生不看不罢休的效果。“当激情再次点燃”虽然直白,但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动,一种振奋人心的张力。“大头你好吗”运用的是化用的手法,它借用《大哥你好吗》这首歌的标题进行改造,使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拟题二:  
揭开记忆的尘封/留住飞鸟的足迹/思念过去了的/往事——我和父亲  
点评
        “揭开记忆的尘封”有语病。“尘封”,是“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的意思。“揭开记忆的尘封”搭配不当,此标题可改为“揭开尘封的记忆”。“留住飞鸟的足迹”不合事理,而且语言不简洁,改为“留住飞鸟”作标题即可。“思念过去了的”语言累赘,“思念”与“过去了的”重复,可删掉“过去了的”。“往事——我的父亲”,有一个正标题,再硬加一个副标题,十分牵强,应该修改——要么用“往事”作标题,要么用“我和父亲”作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