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作文命题总结与2016趋势
作者:
唐惠忠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专题素材
        高考作文是教育和高考“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聚焦2015年高考,15道作文题呈现出三大看点:
        一、题型:新材料作文一家独大
        今年有15道考题,从题面上看为“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的新材料作文题(有些省区也规定“诗歌除外”,或要求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唯有北京卷考命题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与“深入灵魂的热爱”的二选一(但也有材料引出标题)。
        命题专家特别青睐新材料作文题,主要是因为这种考查形式独具优势:①将阅读和表达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切入点,让学生习作不致于千篇一律;②还能较好地防范考生套写和宿构。这一题型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进和完善,目前已渐入佳境,并且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话题类”新材料作文与以往的热点题型“话题作文”几乎没有区别。试看天津卷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道题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考话题作文“范儿”。构思时,考生不妨先将题目与生活对接——流行词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范儿”自然也来自生活。与生活对接,一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联想,如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范儿”“身边的好人范”“道德范”;一是对阅读世界中人物的追怀,如战国思想范,孔子与庄子,唐宋文学范,民国教育范(晏阳初、张伯苓、陈鹤琴等)。与生活对接,只是将时代、民族、国家、集体、个人材料融入作文,还需要另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对各种层次的“范儿”加以评析。几种参考立意:(1)外在有“范儿”,内在更应有“范儿”(或者说“范儿”与一个人的修养品位有莫大关系);(2)不要盲从某些“范儿”;(3)不做“功利范儿”和“精致的利己范儿”;(4)要追求高品位的“范儿”,拒绝不文明的所谓“范儿”(如“土豪范儿”)。除了“话题类”新材料作文题,另有多道题也完全可以转化成某个话题,进而构思成篇。如江苏卷的供料是“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可将其转化为话题“智慧的真谛”或“智慧的景象”。
        二、材料:体现“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
        15道文题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充分体现出“讲价值”“贴生活”“重思辨”三大特点,不仅“接地气”,而且鲜明地弘扬主弦律,向广大考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1.讲价值。许多作文题立足主流价值观的引领,着力发挥了高考试题“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如全国二卷作文,利用材料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全国一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如5月10日的《扬子晚报》)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基本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的同时,在写作要求中提出了“写一封信”的文体要求,希望激发考生选择一个说理的对象,在有明确针对性的条件下,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此外,北京卷考题、天津卷考题等也是如此。请看北京卷的试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作文①要求考生选择心目中的一位或古代或近当代的中华英雄,想象与他(她)共同生活一天来叙写故事、再造形象、抒发情感,有利于培育高尚的爱国情操,传承和发扬自强刚健的民族精神。作文②指引考生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同样在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有意突出“文化立意”,着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凸显了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2.贴生活。所谓“贴生活”,一是指题目材料紧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焦点话题,二是指部分考题与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关联紧密。例如安徽卷的供料改写自“中科院在沪研究所开放日活动”的报道,它会让考生联想到普通的印象和科学观察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生社会的诸多思考。题目贴近学生生活,还能激发想象,考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又如山东卷用小中见大、常中见新的民谚形式,重庆卷用“公交车等妈妈”的事件设题,它们都易于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独到见解,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些题目的基本立意,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情感,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的努力。
        3.重思辨。温儒敏教授以为:“语文教学有必要重新强调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才是正路。”2015年高考中,较多试题选用了富于暗示性与启发性、弹性较强的材料,既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就其低,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水平,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如浙江卷的“人品与文品”,让考生“就事论理”,针对“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现象发表见解;又提示“阐明你的看法”,旨在鼓励考生的个性化“发声”和表态。命题设定的内容较为“专业”,加大了事理与哲理表达的难度,要求学生有辩证的思维,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再如福建卷思辨“路”的三则言论,湖北卷“喷泉与地下的泉水”的比照,四川卷“老实和聪明”的多角度审视等,都要求学生在统筹考虑中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客观分析中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上海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该题延续了上海卷近年来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风格,又有新的特点。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坚硬”和“柔软”可以激发考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对它们做出个性化的理解。第二句既沿袭了前几年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又有所不同:其一,“和谐的自我”对个性化的理解起到约束作用;其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其三,“如何对待”不仅关乎“知”,更关乎“行”,考生必须思考自己选取的方式、方法,与“和谐的自我”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综合看来,材料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一方面,它上承了传统文化中刚柔相济、反躬自律、知行合一等精神;另一方面,它顺接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具体写作时,我们需要“向外”延展,即运用联想,走向“社会”“人生”“心灵”,弄清“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到底比喻什么;又要“向内”收敛,即根据题目指向,思考怎样才算“和谐的自我”(如“和谐的自我”首先是内心“坚硬”与“柔软”的统一,诸如“外冷”与“内热”、“刚毅”与“温柔”、“执著”与“变通”的协调与相融,其次是“内方”与“外圆”的统一,涉及对社会、他人、自己关系的梳理与调控等)。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分析
        一、新材料作文仍将一枝独秀,新的作文题型“呼之欲出”
        首先,新材料作文因其注重所选材料内容的丰富性而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材料作文是在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步推出并完善的,因此,新材料作文就必然要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为此,其命题就需要在提供的材料上强化含意的多解性,使不同学习风格的考生在材料面前能够发现含意的多解性,进而敢于冲破“千人一面”的习惯性思考方式,写出真实的自我。这在近年来的满分作文中可见一斑。
        其次,添加“任务型指令”的作文题将有所增多。今年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从而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全国卷的命题向来具有“风向标”作用,预计明年将有部分考区向全国卷这两道题看齐,在供料之后添设“任务型指令”(有的还会限定只能写成议论文体)。
        再次,随着十多个自主命题省市的相互推动,在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含漫画作文)、选题作文之后,给出开头要求续写成篇等考查形式,出现的机会也不是没有。试举一例:
        请以下面提供的一句话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然后续写全文。
        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要求:(1)认真阅读这句话,自定续写文章的立意。(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
        二、侧重人文性、思想性,突出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
        已付诸实施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可以预计,2016年的命题将继续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更加侧重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突出时代精神;讲究理性思维与生活感悟,注重材料内容、含意的广度与深度,加大思维力度,让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尽量发挥其写作才能;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展示真我风采。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