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得住才立得起
作者:
章中林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微素材
        只有坐得住,才能磨炼意志,才能凝聚力量,才能造就辉煌  
        一家媒体采访苏联著名科学家尤比契夫,摄影师给他拍照时,他开玩笑说:“要照相不应该照脸,而应该照臀部。  ”这个玩笑很幽默,但也很实在,意思就是说,像他们那些学者所取得的成功,全在于屁股“坐得住”。其实,这种“坐得住”的态度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缺乏的  “静”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板凳要坐十年冷。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人只有坐住了,静下来了,沉进去了,他才能比别人看得深,看得远,看得透。霍金为什么能够成为科学的巨人,是他天资聪慧吗?恐怕不尽然。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的话向我们提示了他能够“站起来”的原因:专注而安静地坐着。  
        坐得住是一种态度。纵观历史,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有哪一个不是“坐得住”的呢?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历时17年,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经过30年的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中国玉米高产的奇迹。
像不可能那样去做
译/尹玉生
约翰·卫斯理是英国最著名的牧师之一,自他从牛津大学毕业成为牧师至去世的50多年里,他的足迹遍及英伦三岛的每一个角落,他所走过的路程长达40万千米,渡海至爱尔兰达40次,讲道超过4万次。就是这样一个终生马不停蹄、深入穷乡僻壤到处讲道的人,竟然还写作、出版了235本著作,涉及范围之广令人惊讶。
经常有人感叹:仅仅从写作上看,一个人怎么可能有精力写这么多书?英国史学家布朗断言:“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做这么多工作,还能把它们都做好。”
卫斯理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从他的日记、特别是晚年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83岁时,他写道:“眼睛不争气,写作时间每天不足10小时,气人。”86岁时,他写道:“可恶的身体,每天布道无法超过两次。”87岁,他人生的最后一年,他写道:“可恨的家伙。近期,赖床不起的倾向有所增加,几乎每天都要赖到早晨5:30才肯起床。”
考场微运用
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都不要慌张,努力寻找可以改约翰·卫斯理在漫长的讲道生涯中仍然著作等身,并不是他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而是努力挤出工作之外的时间,便不可能为没能。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可能,而是没有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决心。变的方案,从而尽可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这正是我们从皮尔·卡丹的故事里得到的启示。所以,很多事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没有向“不可能”多走一步,没有像能做到的那样去做。
        一家媒体采访苏联著名科学家尤比契夫,摄影师给他拍照时,他开玩笑说:“要照相不应该照脸,而应该照臀部。  ”这个玩笑很幽默,但也很实在,意思就是说,像他们那些学者所取得的成功,全在于屁股“坐得住”。其实,这种“坐得住”的态度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缺乏的  “静”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板凳要坐十年冷。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人只有坐住了,静下来了,沉进去了,他才能比别人看得深,看得远,看得透。霍金为什么能够成为科学的巨人,是他天资聪慧吗?恐怕不尽然。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的话向我们提示了他能够“站起来”的原因:专注而安静地坐着。  
        坐得住是一种态度。纵观历史,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有哪一个不是“坐得住”的呢?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历时17年,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经过30年的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中国玉米高产的奇迹。
像不可能那样去做
译/尹玉生
约翰·卫斯理是英国最著名的牧师之一,自他从牛津大学毕业成为牧师至去世的50多年里,他的足迹遍及英伦三岛的每一个角落,他所走过的路程长达40万千米,渡海至爱尔兰达40次,讲道超过4万次。就是这样一个终生马不停蹄、深入穷乡僻壤到处讲道的人,竟然还写作、出版了235本著作,涉及范围之广令人惊讶。
经常有人感叹:仅仅从写作上看,一个人怎么可能有精力写这么多书?英国史学家布朗断言:“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做这么多工作,还能把它们都做好。”
卫斯理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从他的日记、特别是晚年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83岁时,他写道:“眼睛不争气,写作时间每天不足10小时,气人。”86岁时,他写道:“可恶的身体,每天布道无法超过两次。”87岁,他人生的最后一年,他写道:“可恨的家伙。近期,赖床不起的倾向有所增加,几乎每天都要赖到早晨5:30才肯起床。”
考场微运用
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都不要慌张,努力寻找可以改约翰·卫斯理在漫长的讲道生涯中仍然著作等身,并不是他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而是努力挤出工作之外的时间,便不可能为没能。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可能,而是没有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决心。变的方案,从而尽可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这正是我们从皮尔·卡丹的故事里得到的启示。所以,很多事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没有向“不可能”多走一步,没有像能做到的那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