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APEC蓝
作者:
匿名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热词新语
        事件:APEC蓝,是指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互联网上、朋友圈里,“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
        
        声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大多数的奢侈品和许多所谓的生活便利品,不仅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是一种阻碍。
        ——梭罗
        
        素材链接
        让  “APEC蓝”可以延续下去
             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从2014年11月3日开始,北京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拆除、石材切割、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扬尘作业工序,五环内和怀柔区还将停止所有混凝土振捣及搅拌、结构浇筑等作业;全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行驶、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停驶70%公车;对渣土运输、货运车辆以及外埠进京车辆实施管控;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中,69家停产、72家限产。与此同时,11月4日,天津和河北的石家庄等10个城市实行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石家庄和唐山明确表示,单双号限行期间,公交车可免费乘坐。同时,天津部分地区也将配合APEC会议停止供暖。这些措施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然,天气预报说,北京的蓝天少不了冷空气的一份功劳。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领导人欢迎宴会上,习近平在致辞时,谈及了最近人们热议的“APEC蓝”——习近平主席说:“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经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素材点拨
             APCE蓝是多方合作的成果,正是这人为和自然的双重配合,才会有这APCE蓝。APCE蓝让我们看到,对于环境保护,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众志成城,每个人为环保出一份自己的力量,APCE蓝也可以延续下去。
        
        环保部开出4.1亿元罚单
        陶涛
        环保部2014年6月12日对沈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等19家公司,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并实行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依法从重处罚。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2014年中国将重点开展涉重金属和医药制造行业排污监督检查,深化重点流域重污染行业水污染专项整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糟糕了,导致PM2.5数值居高不下,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甚至是某些极端天气频繁光顾,环境问题已经越发明显了。随着环保部开出的巨额罚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只有从根本上让企业对环保重视,只有从严从重处罚,才能让更多的企业提高自身认识,从而彻底改变现状,让生活更美好。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6.16)
        素材点拨  
        尽管环保部开出的4.1元罚单确实不少,但任何一家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的;同时,如果想治理好被污染的环境,所罚的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这些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让地沟油飞上天的环保女孩
        2005年,从复旦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的孙楠,所从事的职业仍然紧扣自己的爱好——节能与环保。她一度为地沟油的“横行”伤透脑筋,经过多番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把地沟油变成“生物柴油”。不仅价格便宜,还能使汽车尾气的碳排放比矿物柴油降低50%以上!
        2011年7月1日,随着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一架搭乘171名乘客的飞机飞上蓝天,荷航成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复旦女孩孙楠自豪地向媒体宣布:“我的‘地沟油’能让飞机上天!”
        接着,“荷航”对外宣布,将从今年9月开始,在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航线上使用“地沟油”燃料,形成一条“绿色飞行通道”。他们除一次同孙楠签订500万欧元的购货合同外,还同另外5家中国炼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大量订购“生物柴油”。
        据权威部门透露,我国每年大约有300多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给社会留下极大隐患。面对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孙楠却兴奋地说,只要运用得当,令人谈之色变的泔水油,就是一座潜力惊人的“绿色金矿”!
        素材点拨  
        环保女孩孙楠的成功,也许应了那句很有趣的名言:世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贝!在全球为人类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的污染苦不堪言、忧心忡忡的今天,孙楠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曙光,我们也应像她一样,为环保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文选读
        让“APEC蓝”永驻天空
        李 拯
        “APEC蓝”说明,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
        中国进入举世瞩目的“APEC时间”,风起云涌的政治议题还在酝酿,头顶上的蓝天就已抢占头条。连日来,北京等6省市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晴天一碧、晴空万里、云卷云舒,互联网上、朋友圈里,“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
        “APEC蓝”与重霾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它向整个社会表明:不用北风劲吹,无需暴雨猛打,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这极大地提振了整个社会的治霾信心。但人们在享受蓝天的同时也在担忧:临时措施、短期效果,能否施之长远、久久为功?
        这其实也反映了一种普遍心理——期盼驱散雾霾,渴望蓝天常驻。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社会心理就伴随着“会呼吸的痛”,成为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鲜明特征。每当雾霾肆虐,网上就会流传各种段子,寓期待于幽默之中;但逢蓝天乍现,朋友圈就会晒出各种户外照片,将美好期待展露无遗。就这样,“拯救我们的呼吸”,成为一个社会历经快速工业化时的共同呐喊。
        以治霾为契机,一系列深层次变化开始显现。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既为减少污染,更为优化结构,仅河北一省今年就已淘汰炼铁产能671万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破解了环境污染“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困局;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更多人则青睐公共交通……可以说,治霾不仅是倒逼政府改革、涵养公民精神的动力,也激发整个社会守望相助的力量。
        然而,霾来如山倒,霾去如抽丝。且不论伦敦摘去雾都帽子、洛杉矶治理光化学烟雾都用了数十年,要将覆盖全国1/4国土面积的雾霾驱散殆尽,必然是一场考验耐力与意志的“生态马拉松”之战。更何况,治霾不只是个环保问题,更关系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说,淘汰落后产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牵连着千万个家庭的就业与幸福;空气四处流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独善其身、单打独斗。治霾需要共同努力,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这并不意味着面对雾霾,只能坐等风吹雨打。“APEC蓝”的横空出世,为治理雾霾点亮了更多明灯。尽管超常规强硬举措从长远看难以为之,但是铁腕治污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在APEC会议后更应持之以恒。同时,横跨北京等6个省市区的区域合作、联防共治的协调机制,对形成“APEC蓝”居功至伟,显然,避免以邻为壑、加强区域协调,同样是APEC会议后可供借鉴的资源。我们或许难以留住“APEC蓝”,但是完全需要留住它背后的认真态度、坚定决心和协调机制。
        就像推进车辆限行、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北京奥运会留下来的环保遗产,相信亚太地区的最高盛会,也将产生丰富的“溢出效应”。在APEC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向世人展示出美好的图景,这似乎是一种隐喻:只要拿出“保障APEC期间空气质量”的劲头,“APEC蓝”终有一天会永驻天空、长驻心间。
        (  摘自《  人民日报  》2014.11.7)
        
        学生佳作
        是否还能听取蛙声一片?
        邱俞铨
        “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熟悉的旋律在耳边萦绕,优美的画面在脑海闪现,听着,听着,心却随之变得沉重。
        犹记儿时,天蓝蓝、水清清。一群小孩儿光着脚丫子在河里捞鱼摸虾,鱼儿也欢快地游来游去,在我们眼中,鱼虾是不可能灭绝的。累了,就躺在岸边的草地上,看着远方绵延的山脉和近处郁郁葱葱的柳树林。在我们眼中,树也是砍不完的。
        而现在呢?环顾四周,湖水河水不再澄清,随着工厂废水的排放,小河不堪重负;山峦不再葱郁,随着电锯飞快的转动,一棵棵大树倒下,裸露的山头都感到了羞愧,难道我们就不感到羞耻吗?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竟在短短的10年间由6万只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万只;而在黑龙江,有人还在猎杀所剩寥寥的东北虎;在西双版纳,有人疯狂猎杀亚洲象,在集市上公开兜售象牙、象骨、象皮制品;在鄱阳湖,每年有30万左右的候鸟被残害;而大量畅游于江河湖海的珍稀鱼类,正在过度捕捞下迅速减少。许多珍禽异兽被贩卖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餐馆,以满足一些饕餮之徒的口腹之欲。这一幕幕都令人心寒,地球所提供的资源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却无法填满每个人的欲壑。在我们酒足饭饱之后,我们是不是要想着为我们的后代“留一口”呢?
        丹麦人在钓鱼时,腰间总挂着一把尺子,每当他们钓起一条鱼时,就用尺子比划一下,若鱼太小就将其放回湖中,他们说是等鱼长大了再吃。看到这样的报道,不禁感到欣慰,我想,他们量出的不仅是鱼的大小,更是量出了国民素质的高低,还量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亲爱的同胞们,在我们奔小康的路上是不是要加强可护续发展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保护好环境,让我们未来的生活更美好呢?
        “哑——哑——”抬头看天,几只孤单的身影从天空掠过……
        “呱——呱——”同样凄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想这定是鸟类的控诉。
        听着、听着,心随之下沉……遥远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和谐图景,不知何时还能听到?
        点评
        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现实生动地凸现出来,夹叙夹议,真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恢复生态环境的殷切期望。开头由听到歌声引出今昔对比,结尾由鸟叫引出自己的联想和愿景,行文自然圆活。
        
        声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大多数的奢侈品和许多所谓的生活便利品,不仅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是一种阻碍。
        ——梭罗
        
        素材链接
        让  “APEC蓝”可以延续下去
             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从2014年11月3日开始,北京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拆除、石材切割、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扬尘作业工序,五环内和怀柔区还将停止所有混凝土振捣及搅拌、结构浇筑等作业;全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行驶、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停驶70%公车;对渣土运输、货运车辆以及外埠进京车辆实施管控;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中,69家停产、72家限产。与此同时,11月4日,天津和河北的石家庄等10个城市实行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石家庄和唐山明确表示,单双号限行期间,公交车可免费乘坐。同时,天津部分地区也将配合APEC会议停止供暖。这些措施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然,天气预报说,北京的蓝天少不了冷空气的一份功劳。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领导人欢迎宴会上,习近平在致辞时,谈及了最近人们热议的“APEC蓝”——习近平主席说:“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经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素材点拨
             APCE蓝是多方合作的成果,正是这人为和自然的双重配合,才会有这APCE蓝。APCE蓝让我们看到,对于环境保护,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众志成城,每个人为环保出一份自己的力量,APCE蓝也可以延续下去。
        
        环保部开出4.1亿元罚单
        陶涛
        环保部2014年6月12日对沈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等19家公司,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并实行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依法从重处罚。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2014年中国将重点开展涉重金属和医药制造行业排污监督检查,深化重点流域重污染行业水污染专项整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糟糕了,导致PM2.5数值居高不下,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甚至是某些极端天气频繁光顾,环境问题已经越发明显了。随着环保部开出的巨额罚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只有从根本上让企业对环保重视,只有从严从重处罚,才能让更多的企业提高自身认识,从而彻底改变现状,让生活更美好。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6.16)
        素材点拨  
        尽管环保部开出的4.1元罚单确实不少,但任何一家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的;同时,如果想治理好被污染的环境,所罚的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这些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让地沟油飞上天的环保女孩
        2005年,从复旦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的孙楠,所从事的职业仍然紧扣自己的爱好——节能与环保。她一度为地沟油的“横行”伤透脑筋,经过多番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把地沟油变成“生物柴油”。不仅价格便宜,还能使汽车尾气的碳排放比矿物柴油降低50%以上!
        2011年7月1日,随着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一架搭乘171名乘客的飞机飞上蓝天,荷航成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复旦女孩孙楠自豪地向媒体宣布:“我的‘地沟油’能让飞机上天!”
        接着,“荷航”对外宣布,将从今年9月开始,在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航线上使用“地沟油”燃料,形成一条“绿色飞行通道”。他们除一次同孙楠签订500万欧元的购货合同外,还同另外5家中国炼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大量订购“生物柴油”。
        据权威部门透露,我国每年大约有300多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给社会留下极大隐患。面对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孙楠却兴奋地说,只要运用得当,令人谈之色变的泔水油,就是一座潜力惊人的“绿色金矿”!
        素材点拨  
        环保女孩孙楠的成功,也许应了那句很有趣的名言:世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贝!在全球为人类的生产垃圾、生活垃圾的污染苦不堪言、忧心忡忡的今天,孙楠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曙光,我们也应像她一样,为环保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文选读
        让“APEC蓝”永驻天空
        李 拯
        “APEC蓝”说明,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
        中国进入举世瞩目的“APEC时间”,风起云涌的政治议题还在酝酿,头顶上的蓝天就已抢占头条。连日来,北京等6省市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晴天一碧、晴空万里、云卷云舒,互联网上、朋友圈里,“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
        “APEC蓝”与重霾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它向整个社会表明:不用北风劲吹,无需暴雨猛打,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这极大地提振了整个社会的治霾信心。但人们在享受蓝天的同时也在担忧:临时措施、短期效果,能否施之长远、久久为功?
        这其实也反映了一种普遍心理——期盼驱散雾霾,渴望蓝天常驻。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社会心理就伴随着“会呼吸的痛”,成为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鲜明特征。每当雾霾肆虐,网上就会流传各种段子,寓期待于幽默之中;但逢蓝天乍现,朋友圈就会晒出各种户外照片,将美好期待展露无遗。就这样,“拯救我们的呼吸”,成为一个社会历经快速工业化时的共同呐喊。
        以治霾为契机,一系列深层次变化开始显现。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既为减少污染,更为优化结构,仅河北一省今年就已淘汰炼铁产能671万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破解了环境污染“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困局;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更多人则青睐公共交通……可以说,治霾不仅是倒逼政府改革、涵养公民精神的动力,也激发整个社会守望相助的力量。
        然而,霾来如山倒,霾去如抽丝。且不论伦敦摘去雾都帽子、洛杉矶治理光化学烟雾都用了数十年,要将覆盖全国1/4国土面积的雾霾驱散殆尽,必然是一场考验耐力与意志的“生态马拉松”之战。更何况,治霾不只是个环保问题,更关系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说,淘汰落后产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牵连着千万个家庭的就业与幸福;空气四处流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独善其身、单打独斗。治霾需要共同努力,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这并不意味着面对雾霾,只能坐等风吹雨打。“APEC蓝”的横空出世,为治理雾霾点亮了更多明灯。尽管超常规强硬举措从长远看难以为之,但是铁腕治污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在APEC会议后更应持之以恒。同时,横跨北京等6个省市区的区域合作、联防共治的协调机制,对形成“APEC蓝”居功至伟,显然,避免以邻为壑、加强区域协调,同样是APEC会议后可供借鉴的资源。我们或许难以留住“APEC蓝”,但是完全需要留住它背后的认真态度、坚定决心和协调机制。
        就像推进车辆限行、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北京奥运会留下来的环保遗产,相信亚太地区的最高盛会,也将产生丰富的“溢出效应”。在APEC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向世人展示出美好的图景,这似乎是一种隐喻:只要拿出“保障APEC期间空气质量”的劲头,“APEC蓝”终有一天会永驻天空、长驻心间。
        (  摘自《  人民日报  》2014.11.7)
        
        学生佳作
        是否还能听取蛙声一片?
        邱俞铨
        “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熟悉的旋律在耳边萦绕,优美的画面在脑海闪现,听着,听着,心却随之变得沉重。
        犹记儿时,天蓝蓝、水清清。一群小孩儿光着脚丫子在河里捞鱼摸虾,鱼儿也欢快地游来游去,在我们眼中,鱼虾是不可能灭绝的。累了,就躺在岸边的草地上,看着远方绵延的山脉和近处郁郁葱葱的柳树林。在我们眼中,树也是砍不完的。
        而现在呢?环顾四周,湖水河水不再澄清,随着工厂废水的排放,小河不堪重负;山峦不再葱郁,随着电锯飞快的转动,一棵棵大树倒下,裸露的山头都感到了羞愧,难道我们就不感到羞耻吗?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竟在短短的10年间由6万只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万只;而在黑龙江,有人还在猎杀所剩寥寥的东北虎;在西双版纳,有人疯狂猎杀亚洲象,在集市上公开兜售象牙、象骨、象皮制品;在鄱阳湖,每年有30万左右的候鸟被残害;而大量畅游于江河湖海的珍稀鱼类,正在过度捕捞下迅速减少。许多珍禽异兽被贩卖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餐馆,以满足一些饕餮之徒的口腹之欲。这一幕幕都令人心寒,地球所提供的资源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却无法填满每个人的欲壑。在我们酒足饭饱之后,我们是不是要想着为我们的后代“留一口”呢?
        丹麦人在钓鱼时,腰间总挂着一把尺子,每当他们钓起一条鱼时,就用尺子比划一下,若鱼太小就将其放回湖中,他们说是等鱼长大了再吃。看到这样的报道,不禁感到欣慰,我想,他们量出的不仅是鱼的大小,更是量出了国民素质的高低,还量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亲爱的同胞们,在我们奔小康的路上是不是要加强可护续发展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保护好环境,让我们未来的生活更美好呢?
        “哑——哑——”抬头看天,几只孤单的身影从天空掠过……
        “呱——呱——”同样凄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想这定是鸟类的控诉。
        听着、听着,心随之下沉……遥远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和谐图景,不知何时还能听到?
        点评
        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现实生动地凸现出来,夹叙夹议,真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恢复生态环境的殷切期望。开头由听到歌声引出今昔对比,结尾由鸟叫引出自己的联想和愿景,行文自然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