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小苹果
作者:
匿名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热词新语
        事件:《小苹果》是筷子兄弟在2014年5月29日发布的单曲,由王太利作词作曲,2014年5月3日发布。该曲是筷子兄弟和屈菁菁主演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因网络改编而走红,一时风靡国内外。《小苹果》的创作初衷是向复古迪斯科致敬,曲风轻快,旋律易记,而歌词中的“苹果”是人们钟爱的水果之一,用苹果比喻珍爱的人很贴切。2014年12月3日,在2014Mnet亚洲音乐大奖(MAMA)上《小苹果》获得“中国最受欢迎歌曲奖”。2014全美音乐大奖(AMA)于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小苹果》一举斩获“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
        
        声音
        原创不分贵贱。
        ——周华健评价《小苹果》
        原创的诀窍,不在制造新奇花哨的图像文字,而是组合那些熟悉的文字与图片,产生全新的趣味。  
        ——美国广告大师 李奥贝纳
        欢乐的名字是创造。  
        ——希恩
        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  
        ——冰心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育家 陶行知
        娱乐存在于生活之中,并创造了生活的风貌。  
        ——日本明治时期哲学家 三木清
        草根就没有话语权吗?是沉默大多数吗?
        ——王朔
        
        素材链接
        “老男孩”38次修改出《小苹果》
        吴迪
        曾经,一部纪念逝去青春的电影《老男孩》红透互联网,也让“筷子兄弟”这对组合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今年,筷子兄弟又以一曲“洗脑神曲”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小苹果》一经发布,便迅速成为各大网站的推荐曲目,不仅点击量迅猛增长,还涌现出许多翻唱、恶搞的版本。不只如此,在广场上、商场里、饭店中,也到单曲循环着《小苹果》的旋律,它俨然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洗脑神曲”。而那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甚至会在你听过一遍后,就在脑海里久久回荡。
        《小苹果》的词曲作者及演唱者“筷子兄弟”,一改之前成名曲《老男孩》《父亲》等催泪、煽情的曲风,用复古电音节奏与朗朗上口的歌词,打造出这首让人耳目一新的歌曲。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筷子兄弟”童年记忆中的迪斯科舞曲。歌曲用直抒胸臆的歌词,极具特色的节奏,瞬间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所有年轻人都会去舞厅跳迪斯科的年代。复古的曲风是“筷子兄弟”对那个年代的致敬,也是对青春的怀念。
        其实,早在2011年底,《小苹果》就创作完成了。其旋律和歌词的创作只花费了三四天的时间。而在那之后,为了让歌曲更加简单上口、容易传唱,编曲前后修改了38次之多。但现在的成功,证明了如此多遍的修改是值得的。这首歌不仅勾起70后、80后的集体记忆,还让不少90后、00后追捧。“歌曲的节奏让人忍不住抖起腿,而且MV让我感到很惊艳。”19岁的“才哥”是粉丝QQ群的管理员,他认为《小苹果》让人听了还想听,“简直就是洗脑循环,根本停不下来”。
        对于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词曲作者、“筷子兄弟”之一的王太利得意地说:“这是宿命,我生日就是六月一号儿童节,永远长不大。”
        至于歌曲为什么会叫《小苹果》,王太利说:“苹果是人们最爱吃的水果之一,用苹果比喻珍爱的人和物十分贴切,这首歌也跟片中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有关。”
        (摘自《少年大世界·C版》2014年第10期)
        素材点拨
        “小苹果”。除却歌词朗朗上口,曲意“平易近人”,其传达的诙谐、豁达和喜乐,也是其感染人心的重要因素。这首看似简单的歌曲其实蕴含着筷子兄弟的创作心血,没有他们的38次努力,《小苹果》也不可能成为神曲。
        
        筷子兄弟:草很是一种特别好的状态
        卢楚函
        《小苹果》是肖央执导的首部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插曲,由筷子兄弟另一名成员王太利创作,两人共同演唱。它的火爆程度,超出了这个夏天的灼热。
        “筷子兄弟”由两个人组成,一个人叫肖央,一个叫王太利,肖央是青年导演,他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广告导演专业,之后一直做广告导演,并在圈内受到认可和肯定。王太利是乐人,他的音乐积淀深厚,与世无争,自成一派,与肖央的导演天赋珠联璧合。在组合中,一般由肖央负责MV和微电影的拍摄,王太利负责音乐。
        说起“筷子兄弟”的相识,竟然是因为王太利的“贪便宜”。那是2004年的一天,当时在做广告经纪人的王太利,在中央美院食堂“蹭”完饭之后,他问饭桌对面的陌生男同学认不认识广告导演,他想找一个“便宜导演”。男生想了想,把只见过一次面的肖央的电话告诉了他。于是,35岁的王太利邂逅了当时还是北影学生的肖央,为了共同的音乐电影梦想,两人走到了一起。
        2010年秋天,经过不懈努力,“筷子兄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老男孩》,发布在视频网站之后,获得了8000万人次的播放量,引爆怀旧热潮,更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由王太利作词,“筷子兄弟”演唱的影片主题曲《老男孩》,也被观众热捧。这对“老男孩”嫣然成为了“青春”和“梦想”的代言人,粉丝群体跨越60至90年代。
         2014年《小苹果》红了之后,当红事物,大多毁誉参半。很快,“三俗”“洗脑神曲”“恶意炒作”等批评声纷至沓来。但肖央坚信:“我就是个草根,而草根是一种特别健康、特别好的状态。”这种“接地气”也正是肖央对文化的理解。也许这也是《小苹果》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摘自《环球人物》2014年第21期)
        素材点拨
        草根它深深扎在土地里,能够感受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生活状态和细节,所以草根创作的作品也更容易被大家认同。肖央对于自己的定位和创作理念是清楚的,草根也是一种身份,草根也能逆袭,走向生命的春天。
        
        时文选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苹果》
        张琼
        在网络点击和广场大妈的推波助澜下,雄霸神曲江湖多年的《最炫民族风》在“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的轰炸下溃不成军。
        洗脑神曲?病毒营销?《小苹果》火爆背后,人们不禁会问:其简单的旋律和舞步真有如此大的“洗脑”魔力吗?
        神曲《小苹果》其实并非浪得虚名,不光带有浓烈的青春标签,其还具有“大妈杀手”的气质——有一句形象的调侃:不像年轻人那样,大妈们没在刷《小苹果》的微博,而是在去跳小苹果的路上……
        《小苹果》“老少通吃”的魅力何在?细心的网友早已总结出来:《小苹果》乍一问世,就有不少网友发现,单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这一句的旋律,就像极了另一首“神曲”《最炫民族风》里的“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很多人听上一遍就能跟着唱,而且旋律还一直在脑海里萦绕不散,这种类似“洗脑”一般的效果,是不少“神曲”的共同特征。
        中国声乐学会会员庞毅解释说,从《小苹果》的歌词上来看,成功之处首先因为它是中文原创,这便于大家的传唱;另外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歌词的中心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便于记忆,且整体比较押韵,唱起来就容易上口;歌词内容反映的是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容易激起他人的共鸣,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首好歌。
             媒体人彭骥认为,一首歌的成功,绝对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线索共同发力的叠加效应。首先是韩国元素,歌曲制作方坚持MV韩国拍摄,编舞更请来鸟叔《江南Style》“骑马舞”的创作者李朱善。其次是重视网民的力量,《小苹果》充分发动了网友的力量,主创完全不惧恶搞吐槽,这导致歌曲受到了大规模的模仿复制。而自媒体、新媒体的传播又反哺回传统媒体,使得各大电视节目纷纷报道,神曲《小苹果》一跃成为现象级歌曲。
             火爆的同时,《小苹果》也被疯狂吐槽。 有人说,神曲只是流行音乐的一种,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歌坛代有神曲出,各领风骚数年,流行一段时间就会过去,其对社会最大的价值就是娱乐,大家轻松一下就差不多了。不管是神曲还是一般的曲子,不能成为经典,流行时达到了娱乐的效果就足够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大学生艺术团交响乐团指导老师江柏安直言,在广场舞中,“神曲”其实扮演的只是节拍器的功能,早已失去了歌曲的审美价值,因而无需讨论其文化属性。
        但快乐之于青春、之于梦想都没有冲突,换一个面孔生活也未尝不好。当然,你可以吐槽《小苹果》是越活越回去的生活态度,也可以批评其旋律中暗藏“洗脑”玄机。不管是哪种说法,《小苹果》就这么闯进了我们的视线,成为新一代“刷街神器”,甚至在“耳虫效应”下被洗脑,人们自可以有自己心中独特的《小苹果》版本。
        (摘自《法制晚报》2014.7.21)
        
        从“小苹果”能学到啥
        封寿炎
        日前,国内知名组合“筷子兄弟”获邀登上全美音乐奖舞台,表演神曲《小苹果》。这是华语音乐的第一次,很自然引发了“中国文艺走向世界”的讨论。
         什么作品最能代表“中国文艺”?这个问题颇难回答。但如果从传统民族文艺的角度界定,《小苹果》的“中国基因”确实不鲜明,而是流行文化中涌现的“神曲”。全美音乐奖邀请《小苹果》的理由不得而知,但有一个背景不应忽略,该奖主打大众流行,而《小苹果》 在各主流华语音乐网站上的播放次数已达5.79亿次,MV在各主流视频网站的播放次数已达8.23亿次,在“大众流行”的指标上当仁不让。
         因此,将《小苹果》获享殊荣理解为“中国文艺在世界舞台登堂入室”,有点言过其实。近年来,世界文艺界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那些流行度高、普及广泛的文艺作品和形式,很自然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这些作品和形式的沟通门槛也相对较低。西方受众学跳广场舞,肯定比学京剧的“唱念做打”容易,理解《小苹果》也比理解古琴容易。但在历史文化、思想艺术方面,“小苹果们”很难代表中国文艺的高度。许多更优秀、更能代表“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尚未顺利“走出去”,我们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真实水准,仍然很难在世界级的文艺舞台充分展现。
         在“走出去”和传播交流方面,一些阳春白雪的文艺作品确实应该向《小苹果》学学。艺术内涵再精妙绝伦,如果理解交流门槛太高,同样难以获得关注。甚至在国内市场,也往往由于难以亲近而受众萎缩,成为需要保护抢救的“文化遗产”。当然,在大众流行方面大获全胜的《小苹果》们,也不应该满足于“火”,它们同样面临如何提高艺术水准的问题。
        将高雅艺术和大众流行割裂对立,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谬见。这种谬见认为,高雅艺术只能依靠政府拨款,在小圈子里保护传承; 大众流行必然格调庸俗,肤浅无聊。当背负“庸俗肤浅”诟病的“好莱坞出品”,与艰深难懂的黑洞理论完美统一于电影《星际穿越》的时候,谁还敢断言,经典艺术的传播交流,就不能借鉴一下“小苹果”?
        (摘自《解放日报   》2014.11.16)
        
        学生佳作
        梦想面前无草根
        甘甜
        许多人眼中,梦想只是一种美好而缥缈的东西,离它遥远的普通草根,只能远远遥望而无法企及;或者说,对于草根,梦想就是一场梦,梦醒了,生命也就终结了。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并非这样。从王宝强在荧屏中傻傻地微笑,到“旭日阳刚”在央视春晚绽放;从放羊娃阿宝那源自黄土高坡的浑厚高音响彻“星光大道”舞台,到“西单女孩”天籁般的空灵之音惊艳无数网友——许多草根故事告诉我们:梦想面前无草根。
           梦想面前无草根,只要你敢于追逐。时下的男孩们很爱看的日本动画片《海贼王》,故事描述男主角“草帽”路飞为了当上“海贼王”而踏上“伟大航道”的经历。很多人欣赏的是“草帽”一伙对梦想敢拿生命去闯的勇气。一条破船、一顶草帽,这就是“草帽”路飞开始“海贼王”之路的全部装备。假设你就是“草帽”路飞,也许大多数普通人心里打算的是先放下梦想,挣钱买一艘装备精良的战船再扬帆起航。如果这样的话,梦想也许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消磨,直至失去原有的光泽,再也激起不了内心的激情。一个个梦想失败者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们的时代已经是一个草根的时代, 从“超级女声”到“西单女孩”到唱着《老男孩》的筷子兄弟,从“犀利哥”到杭州的“最美妈妈”到“菜花甜妈”,这里面有一个清晰的脉络,那就是草根的力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草根能走上前台,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人们崇尚草根、尊重草根。人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精英文化的“顶膜礼拜”,这已然成为一种普世的、不可小觑的社会价值观。正因如此,李宇春可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足以说明一个从草根层突然崛起的明星的背后,其实在涌动着一股勃勃的生机,就像春天的草地一样,虽然广阔的草地上仍然树立着参天的大树,但是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渺小的野草,才把春天装扮得如诗如画。
         梦想伴随年轻的生命一起生长,每个年轻生命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只是那些自认为有一定基础的人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大多数的草根却把它埋藏在心里,化作了一个看起来无比漂亮、并且时不时在心中冒几下的肥皂泡而已。的确,追逐梦想确实需要基础或条件,但是在刘伟面前,你敢说比他拥有的基础差或条件少么?
         此地阳光恹恹,此地空气溷溷。也许你已习惯于此地的世俗与喧嚣,但请你不要就此沉沦,不要将梦想的幼苗扼杀,简单收拾一下行装,带着梦想上路吧——远方有大海,还有蓝天。
         请记住:梦想面前没有草根!
        点评
             这篇文章从草根勇于追求梦想的角度立意,走的是议论性散文的路子。首先,文章观点鲜明,有较多的分析说理,对论点的阐述做到了有理有据,道理比较充分。如举日本动画片《海贼王》中“草帽”路飞的材料,从正反两面分析勇于追梦者和梦想失败者不同的表现;引用筷子兄弟等人的材料,证明梦想对普通人的重要性。这些论述分析皆有可取之处。更突出的是,文章不仅仅停留在议论层面上,许多地方还有形象化描述,不少句子语言富于激情。如“梦想也许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消磨,直至失去原有的光泽,再也激起不了内心的激情”等,皆颇有散文化特色,为文章增色不少,所以这篇文章又可算得上一篇富有激情的励志短文。
        
        声音
        原创不分贵贱。
        ——周华健评价《小苹果》
        原创的诀窍,不在制造新奇花哨的图像文字,而是组合那些熟悉的文字与图片,产生全新的趣味。  
        ——美国广告大师 李奥贝纳
        欢乐的名字是创造。  
        ——希恩
        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  
        ——冰心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育家 陶行知
        娱乐存在于生活之中,并创造了生活的风貌。  
        ——日本明治时期哲学家 三木清
        草根就没有话语权吗?是沉默大多数吗?
        ——王朔
        
        素材链接
        “老男孩”38次修改出《小苹果》
        吴迪
        曾经,一部纪念逝去青春的电影《老男孩》红透互联网,也让“筷子兄弟”这对组合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今年,筷子兄弟又以一曲“洗脑神曲”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小苹果》一经发布,便迅速成为各大网站的推荐曲目,不仅点击量迅猛增长,还涌现出许多翻唱、恶搞的版本。不只如此,在广场上、商场里、饭店中,也到单曲循环着《小苹果》的旋律,它俨然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洗脑神曲”。而那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甚至会在你听过一遍后,就在脑海里久久回荡。
        《小苹果》的词曲作者及演唱者“筷子兄弟”,一改之前成名曲《老男孩》《父亲》等催泪、煽情的曲风,用复古电音节奏与朗朗上口的歌词,打造出这首让人耳目一新的歌曲。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筷子兄弟”童年记忆中的迪斯科舞曲。歌曲用直抒胸臆的歌词,极具特色的节奏,瞬间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所有年轻人都会去舞厅跳迪斯科的年代。复古的曲风是“筷子兄弟”对那个年代的致敬,也是对青春的怀念。
        其实,早在2011年底,《小苹果》就创作完成了。其旋律和歌词的创作只花费了三四天的时间。而在那之后,为了让歌曲更加简单上口、容易传唱,编曲前后修改了38次之多。但现在的成功,证明了如此多遍的修改是值得的。这首歌不仅勾起70后、80后的集体记忆,还让不少90后、00后追捧。“歌曲的节奏让人忍不住抖起腿,而且MV让我感到很惊艳。”19岁的“才哥”是粉丝QQ群的管理员,他认为《小苹果》让人听了还想听,“简直就是洗脑循环,根本停不下来”。
        对于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词曲作者、“筷子兄弟”之一的王太利得意地说:“这是宿命,我生日就是六月一号儿童节,永远长不大。”
        至于歌曲为什么会叫《小苹果》,王太利说:“苹果是人们最爱吃的水果之一,用苹果比喻珍爱的人和物十分贴切,这首歌也跟片中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有关。”
        (摘自《少年大世界·C版》2014年第10期)
        素材点拨
        “小苹果”。除却歌词朗朗上口,曲意“平易近人”,其传达的诙谐、豁达和喜乐,也是其感染人心的重要因素。这首看似简单的歌曲其实蕴含着筷子兄弟的创作心血,没有他们的38次努力,《小苹果》也不可能成为神曲。
        
        筷子兄弟:草很是一种特别好的状态
        卢楚函
        《小苹果》是肖央执导的首部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插曲,由筷子兄弟另一名成员王太利创作,两人共同演唱。它的火爆程度,超出了这个夏天的灼热。
        “筷子兄弟”由两个人组成,一个人叫肖央,一个叫王太利,肖央是青年导演,他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广告导演专业,之后一直做广告导演,并在圈内受到认可和肯定。王太利是乐人,他的音乐积淀深厚,与世无争,自成一派,与肖央的导演天赋珠联璧合。在组合中,一般由肖央负责MV和微电影的拍摄,王太利负责音乐。
        说起“筷子兄弟”的相识,竟然是因为王太利的“贪便宜”。那是2004年的一天,当时在做广告经纪人的王太利,在中央美院食堂“蹭”完饭之后,他问饭桌对面的陌生男同学认不认识广告导演,他想找一个“便宜导演”。男生想了想,把只见过一次面的肖央的电话告诉了他。于是,35岁的王太利邂逅了当时还是北影学生的肖央,为了共同的音乐电影梦想,两人走到了一起。
        2010年秋天,经过不懈努力,“筷子兄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老男孩》,发布在视频网站之后,获得了8000万人次的播放量,引爆怀旧热潮,更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由王太利作词,“筷子兄弟”演唱的影片主题曲《老男孩》,也被观众热捧。这对“老男孩”嫣然成为了“青春”和“梦想”的代言人,粉丝群体跨越60至90年代。
         2014年《小苹果》红了之后,当红事物,大多毁誉参半。很快,“三俗”“洗脑神曲”“恶意炒作”等批评声纷至沓来。但肖央坚信:“我就是个草根,而草根是一种特别健康、特别好的状态。”这种“接地气”也正是肖央对文化的理解。也许这也是《小苹果》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摘自《环球人物》2014年第21期)
        素材点拨
        草根它深深扎在土地里,能够感受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生活状态和细节,所以草根创作的作品也更容易被大家认同。肖央对于自己的定位和创作理念是清楚的,草根也是一种身份,草根也能逆袭,走向生命的春天。
        
        时文选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苹果》
        张琼
        在网络点击和广场大妈的推波助澜下,雄霸神曲江湖多年的《最炫民族风》在“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的轰炸下溃不成军。
        洗脑神曲?病毒营销?《小苹果》火爆背后,人们不禁会问:其简单的旋律和舞步真有如此大的“洗脑”魔力吗?
        神曲《小苹果》其实并非浪得虚名,不光带有浓烈的青春标签,其还具有“大妈杀手”的气质——有一句形象的调侃:不像年轻人那样,大妈们没在刷《小苹果》的微博,而是在去跳小苹果的路上……
        《小苹果》“老少通吃”的魅力何在?细心的网友早已总结出来:《小苹果》乍一问世,就有不少网友发现,单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这一句的旋律,就像极了另一首“神曲”《最炫民族风》里的“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很多人听上一遍就能跟着唱,而且旋律还一直在脑海里萦绕不散,这种类似“洗脑”一般的效果,是不少“神曲”的共同特征。
        中国声乐学会会员庞毅解释说,从《小苹果》的歌词上来看,成功之处首先因为它是中文原创,这便于大家的传唱;另外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歌词的中心句“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便于记忆,且整体比较押韵,唱起来就容易上口;歌词内容反映的是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容易激起他人的共鸣,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首好歌。
             媒体人彭骥认为,一首歌的成功,绝对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线索共同发力的叠加效应。首先是韩国元素,歌曲制作方坚持MV韩国拍摄,编舞更请来鸟叔《江南Style》“骑马舞”的创作者李朱善。其次是重视网民的力量,《小苹果》充分发动了网友的力量,主创完全不惧恶搞吐槽,这导致歌曲受到了大规模的模仿复制。而自媒体、新媒体的传播又反哺回传统媒体,使得各大电视节目纷纷报道,神曲《小苹果》一跃成为现象级歌曲。
             火爆的同时,《小苹果》也被疯狂吐槽。 有人说,神曲只是流行音乐的一种,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歌坛代有神曲出,各领风骚数年,流行一段时间就会过去,其对社会最大的价值就是娱乐,大家轻松一下就差不多了。不管是神曲还是一般的曲子,不能成为经典,流行时达到了娱乐的效果就足够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大学生艺术团交响乐团指导老师江柏安直言,在广场舞中,“神曲”其实扮演的只是节拍器的功能,早已失去了歌曲的审美价值,因而无需讨论其文化属性。
        但快乐之于青春、之于梦想都没有冲突,换一个面孔生活也未尝不好。当然,你可以吐槽《小苹果》是越活越回去的生活态度,也可以批评其旋律中暗藏“洗脑”玄机。不管是哪种说法,《小苹果》就这么闯进了我们的视线,成为新一代“刷街神器”,甚至在“耳虫效应”下被洗脑,人们自可以有自己心中独特的《小苹果》版本。
        (摘自《法制晚报》2014.7.21)
        
        从“小苹果”能学到啥
        封寿炎
        日前,国内知名组合“筷子兄弟”获邀登上全美音乐奖舞台,表演神曲《小苹果》。这是华语音乐的第一次,很自然引发了“中国文艺走向世界”的讨论。
         什么作品最能代表“中国文艺”?这个问题颇难回答。但如果从传统民族文艺的角度界定,《小苹果》的“中国基因”确实不鲜明,而是流行文化中涌现的“神曲”。全美音乐奖邀请《小苹果》的理由不得而知,但有一个背景不应忽略,该奖主打大众流行,而《小苹果》 在各主流华语音乐网站上的播放次数已达5.79亿次,MV在各主流视频网站的播放次数已达8.23亿次,在“大众流行”的指标上当仁不让。
         因此,将《小苹果》获享殊荣理解为“中国文艺在世界舞台登堂入室”,有点言过其实。近年来,世界文艺界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那些流行度高、普及广泛的文艺作品和形式,很自然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这些作品和形式的沟通门槛也相对较低。西方受众学跳广场舞,肯定比学京剧的“唱念做打”容易,理解《小苹果》也比理解古琴容易。但在历史文化、思想艺术方面,“小苹果们”很难代表中国文艺的高度。许多更优秀、更能代表“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尚未顺利“走出去”,我们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真实水准,仍然很难在世界级的文艺舞台充分展现。
         在“走出去”和传播交流方面,一些阳春白雪的文艺作品确实应该向《小苹果》学学。艺术内涵再精妙绝伦,如果理解交流门槛太高,同样难以获得关注。甚至在国内市场,也往往由于难以亲近而受众萎缩,成为需要保护抢救的“文化遗产”。当然,在大众流行方面大获全胜的《小苹果》们,也不应该满足于“火”,它们同样面临如何提高艺术水准的问题。
        将高雅艺术和大众流行割裂对立,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谬见。这种谬见认为,高雅艺术只能依靠政府拨款,在小圈子里保护传承; 大众流行必然格调庸俗,肤浅无聊。当背负“庸俗肤浅”诟病的“好莱坞出品”,与艰深难懂的黑洞理论完美统一于电影《星际穿越》的时候,谁还敢断言,经典艺术的传播交流,就不能借鉴一下“小苹果”?
        (摘自《解放日报   》2014.11.16)
        
        学生佳作
        梦想面前无草根
        甘甜
        许多人眼中,梦想只是一种美好而缥缈的东西,离它遥远的普通草根,只能远远遥望而无法企及;或者说,对于草根,梦想就是一场梦,梦醒了,生命也就终结了。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并非这样。从王宝强在荧屏中傻傻地微笑,到“旭日阳刚”在央视春晚绽放;从放羊娃阿宝那源自黄土高坡的浑厚高音响彻“星光大道”舞台,到“西单女孩”天籁般的空灵之音惊艳无数网友——许多草根故事告诉我们:梦想面前无草根。
           梦想面前无草根,只要你敢于追逐。时下的男孩们很爱看的日本动画片《海贼王》,故事描述男主角“草帽”路飞为了当上“海贼王”而踏上“伟大航道”的经历。很多人欣赏的是“草帽”一伙对梦想敢拿生命去闯的勇气。一条破船、一顶草帽,这就是“草帽”路飞开始“海贼王”之路的全部装备。假设你就是“草帽”路飞,也许大多数普通人心里打算的是先放下梦想,挣钱买一艘装备精良的战船再扬帆起航。如果这样的话,梦想也许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消磨,直至失去原有的光泽,再也激起不了内心的激情。一个个梦想失败者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们的时代已经是一个草根的时代, 从“超级女声”到“西单女孩”到唱着《老男孩》的筷子兄弟,从“犀利哥”到杭州的“最美妈妈”到“菜花甜妈”,这里面有一个清晰的脉络,那就是草根的力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草根能走上前台,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人们崇尚草根、尊重草根。人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精英文化的“顶膜礼拜”,这已然成为一种普世的、不可小觑的社会价值观。正因如此,李宇春可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足以说明一个从草根层突然崛起的明星的背后,其实在涌动着一股勃勃的生机,就像春天的草地一样,虽然广阔的草地上仍然树立着参天的大树,但是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渺小的野草,才把春天装扮得如诗如画。
         梦想伴随年轻的生命一起生长,每个年轻生命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只是那些自认为有一定基础的人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大多数的草根却把它埋藏在心里,化作了一个看起来无比漂亮、并且时不时在心中冒几下的肥皂泡而已。的确,追逐梦想确实需要基础或条件,但是在刘伟面前,你敢说比他拥有的基础差或条件少么?
         此地阳光恹恹,此地空气溷溷。也许你已习惯于此地的世俗与喧嚣,但请你不要就此沉沦,不要将梦想的幼苗扼杀,简单收拾一下行装,带着梦想上路吧——远方有大海,还有蓝天。
         请记住:梦想面前没有草根!
        点评
             这篇文章从草根勇于追求梦想的角度立意,走的是议论性散文的路子。首先,文章观点鲜明,有较多的分析说理,对论点的阐述做到了有理有据,道理比较充分。如举日本动画片《海贼王》中“草帽”路飞的材料,从正反两面分析勇于追梦者和梦想失败者不同的表现;引用筷子兄弟等人的材料,证明梦想对普通人的重要性。这些论述分析皆有可取之处。更突出的是,文章不仅仅停留在议论层面上,许多地方还有形象化描述,不少句子语言富于激情。如“梦想也许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消磨,直至失去原有的光泽,再也激起不了内心的激情”等,皆颇有散文化特色,为文章增色不少,所以这篇文章又可算得上一篇富有激情的励志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