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夺刀少年
作者:
匿名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热词新语
        事件:2014年5月31日,宜春三中高三男生柳艳兵在中巴车上勇夺歹徒手中刀,因伤势严重无缘高考一事见报后,立即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不仅有全国媒体争相转载报道并引发网友点赞,同时,南昌大学、宜春学院及省外部分高校,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有的还表示资助上大学全部费用。但柳艳兵坚持高考,7月2日参加了教育部门将为他们组织单独考试。2014年7月7日,柳艳兵被南昌大学录取。
        
        声音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争;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勇敢是与深思和决断为伍的。
        ——俞吾金
        勇气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而且还是各种美德在经受考验时,也即在最逼真的情形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刘易斯·西里尔·康诺利
        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苏轼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
        
        素材链接
        “夺刀少年”:我做得并不多,大家却给了我们很多
        佚名
        “作为年轻人,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感到很满足,不后悔。”头上仍缠着纱布的柳艳兵躺在病床上,平静地说,“我们做得并不多,但社会各界给了我们太多太多。”
        勇敢面对持刀歹徒的两位少年不多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不后悔”三个字。柳艳兵说:“当时没有想过多的东西,只想着不能让他再乱砍人,就扑上去了。没想到因此耽误了高考,但这也没有什么懊恼、后悔的。”
        “江西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江西‘希望之星’见义勇为好青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柳艳兵和易政勇因为夺刀斗凶获得多项荣誉。教育考试部门将为他们组织单考单招,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10多所高校表示可按招考政策招录他们,这让他们和家人感到欣慰。
        对于柳艳兵和易政勇来说,鲜花、荣誉、掌声代表的是过去,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他们会继续努力,继续正直地做人,用自己的双手圆未来的梦。
        素材点拨
        面对危险,柳艳兵和易政勇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不顾自身安危,见义勇为。虽憾失高考,但他们已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人生高考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对是与非的准确判断,只有这样,他的人生道路才不会发生偏颇。  
        
        “东林六君子”的喉骨
        天启四年(1624)六月一日,“东林六君子”之一的杨涟在奏疏中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揭露他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逼死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罪行,请求熹宗“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杨涟此疏如雷霆万钧,击中魏忠贤的要害。魏惊恐万状,慌忙跑到熹宗面前哭诉其冤,蒙混过关。所以他对杨涟恨之入骨,必置之死地而后快。杨涟等六君子被残害身死后,魏忠贤仍不肯罢休,命令打手们用利刀将他们的喉骨剔削出来,各自密封在一个小盒内,直接送给魏忠贤亲验示信。面对英烈的喉骨,魏忠贤得意洋洋道:诸公别来无恙,还能上书否?这还不解恨,他竟把杨涟等人的喉骨烧化成灰,与太监们一齐争吞下酒。流氓嘴脸,小人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为什么他对六君子的几块喉骨如此深恶痛绝?《东林悲风》的作者夏坚勇说得精彩:“就因为它生在仁人志士的身躯上,它能把思想变成声音,能提意见,发牢骚,有时还要骂人。喉骨可憎,它太意气用事,一张口便大声疾呼,散布不同政见;喉骨可恶,它太能言善辩,一出声便慷慨纵横,凿凿有据,不顾社会效果;喉骨亦可怕,它有时甚至会闹出伏阙槌鼓、宫门请愿那样的轩然大波,让当权者蹀躞内廷,握着钢刀咬碎了银牙。”
        因而,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从发出“天问”的屈原到为李陵辩护的司马迁,从在宣武门外鼓动学潮的太学生陈东到哭庙抗议的金圣叹,从不肯沉默的鲁迅到宁鸣而死的闻一多,从谏言上书的胡风到孤军奋战的马寅初,从“一鸣惊人”的遇罗克到不肯闭嘴的张志新,酿成自己人生悲剧的都是这块不安分的喉骨,同样,创造自己人生辉煌的,也是这块不屈服的喉骨。
        (摘自《意林》)
        素材点拨  
        从根上来说,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关键就在于有“两骨”:一为脊梁骨,一为喉骨。能顶天立地,不卑不亢,是因为有了坚强的脊梁骨;能为民请命,为国分忧,则是因为有了喉骨。
        
        追拍食人鲨的生死两小时
        英国水下摄影师布赖恩·斯克里和同伴普拉特潜入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域,跟踪拍摄一头白鳍鲨,时间长达两小时。白鳍鲨极其凶猛,斯克里的勇敢让他与这头鲨鱼面对面,并拍下一组珍贵的照片。斯克里现年48岁,已有30年水下摄影经验。“我在船上看见它,毫不犹豫地,我和普拉特直接潜到水中开始拍摄……那是一个下午,我一入水鲨鱼就游过来。”“跳下海的时候我的心绝对快蹦出喉咙,后来看见鲨鱼朝普拉特游去,我就抓狂了。”斯克里说。
        “远洋白鳍鲨是公认的海里最危险的鲨鱼之一,与大白鲨、虎鲨齐名。”斯克里介绍。斯克里他们遇到的这头雌性白鳍鲨身长约3米,体重约160公斤。“我不得不用相机镜头推开它,最终它绕着圈子游起来。我想它可能也在纳闷,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斯克里说。两人跳下海后,船上的人把一个保护摄影师的观察笼投入水中。尽管待在这头食人鲨旁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斯克里还是选择让普拉特进入笼子,自己在笼外观察白鳍鲨与笼中人的“互动”。最终斯克里跟踪这头鲨鱼拍摄了两个小时。
        素材点拨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决定了你是否愿意付出,而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摄影师为拍到优秀作品,不惜冒生命危险,他们的做法是因为热爱自己的摄影事业,之后获得的许多珍贵照片则是他们付出所获得的回报。而付出的尺度,则需要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作为指导。
        
        时文选读
        “夺刀少年”树立另一种道德标杆
        徐光明
        2014年5月3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江西宜春三中学生柳艳兵及其同学易政勇不顾自身被砍的剧痛,与持刀行凶的歹徒搏斗,并最终夺下歹徒手中的凶器,自己却身受重伤。  
          6月7日,“夺刀少年”因受伤遗憾错过高考时间,成为今年高考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很多人为“夺刀少年”命运担忧,希望不影响他们进入大学深造。  
          此后陆续有澳门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发出了希望招收柳艳兵、易政勇的意向,社会为“夺刀少年”开出一条绿色通道。  
          柳艳兵是理科生,班上前十名之列;易政勇是文科生,成绩中等。按照平时成绩,高考正常发挥,上个二本或三本大学没有问题。尽管已经有大学愿意免试录取,但两人还是决定参加教育部门为他们组织的单独考试。  
          柳艳兵说,读书十几年,如果不经历高考,将是人生的遗憾!再说,如果免试保送,会使“英勇行为”变了味。  
          7月2日、3日,两人参加了江西省教育厅为他们组织的单独高考。  
          7月6日柳艳兵被南昌大学建筑系土木工程专业录取,易政勇则被录取到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柳艳兵说:“能有补考的机会,而且南昌大学第一个表示愿意录取,我们真的非常感激和满足。尽管有更好的大学表达录取我们的意愿,但以自身的学习基础与条件,担心学业压力太大;澳门大学也不错,但全是英文教学,自己英语基础一般,怕听不懂;虽说学校愿意补习一年,但会耽误一年时光。我认为,目前的选择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  
          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诸多名校而选择了江西本省大学?为何两名学生都没有选择热门的澳门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清华大学堪称世界级名校,能够顺风顺水跨进这样的高等学府,获得一纸录取通知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夺刀少年”却不想借助名校光环来庇佑自己,为自己增光添彩。他们在歹徒行凶之时,明知自己即将高考,特别是随时有生命危险却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为我们树立见义勇为的榜样。当名校对他们愿意破格录取之时,他们却婉拒名校的善意,为我们树立不慕虚荣的道德榜样,在名利面前,他们有自己独特理性的追求。  
          见义勇为“夺刀少年”的事迹感动社会之后,在事关自己荣誉与前途的大学选择上,再度令人钦佩,他们的选择,无疑为我们树立了另一种道德标杆。  
          江西“夺刀少年”没有因“夺刀”之举而居功自傲,躺在功劳薄上沾沾自喜,也没有想到利用“见义勇为”来谋取个人的利益,更不想借助名校光环来庇佑自己,为自己增光添彩。他们在名利面前泰然淡定而放弃名校,是理性权衡之后的结果,再次为我们树立了不慕虚荣的道德榜样。  
          回过头来,今年高考,一些地方为上名校挖空心思钻政策空子,弄虚作假为考生加分,个别地方出现中介组织与家长、考生联手请“枪手”替考。试问:面对“夺刀少年”,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之人该不该脸红?  
        面对危险,江西“夺刀少年”高考前用生命给社会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面对荣誉,他们从容淡定,为我们树立了另一种道德标杆。
        (摘自《人民日报》2014.7.9)
        
        学生佳作
        我愿自己飞翔
        王  玥
        鹰击长空,鹏飞万里,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飞翔的姿态。我愿自己飞翔,拥有自己的翅膀,不在乎世俗的目光;我愿自己飞翔,凭借笃定的信念,做一只勇于开拓自己天空的鸟。
        人生最看重“懂得”二字。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懂得自己应该怎样飞翔,更懂得自己为什么飞翔。
        我愿自己飞翔,是因为我明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在自己的天空飞翔,才会欣然曳尾于涂中。为什么庄子能超然物外?是因为他明白自己是一只不受拘束的鲲鹏。要用自己的羽翼飞翔,笑傲苍穹。试想,陶潜若不懂自己飞翔,又怎会踏上晨露犹存的田畴?饮一壶清酒,赏一方菊花,自得一份幽静怡然。现在的我们,执着于地平线的光环,却忽视满天落日的余晖。我们真该用自己的翅膀飞翔,欣赏沿途的风景,打马走过江南的五月,细看沾露的莲花。
        我愿自己飞翔,是因为我明白,飞翔的过程或有悲壮,需要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斗志。风雨飘摇的满清政府,面临着殖民的屈辱,眼见着金瓯残缺,却依旧苟且存活,甚至麻木不仁。谭嗣同却大义凛然:“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何等的慷慨壮烈!此时,他无惧无悔。“古之变法,未见流血牺牲者,今自嗣同始”,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飞翔的价值。一代豪放君子,一曲悲壮高歌,让后人万代景仰。当读到《老人与海》中的那句“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被打败”时,我心倍受鼓舞。我相信扇动自己的翅膀,会离阳光更近,离成功更近。
        我愿自己飞翔,是因为我明白,飞翔是生命的高姿态,在云端俯瞰大地,心才能愈加宽广厚重。用自己的翅膀飞翔,羽翼更有分量。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着追求,每一花、一草、一木都给人偌大的欣喜。一位年仅22岁的消防官兵用自己的牺牲换回了队友的生命。人虽已逝,但他那单薄但不乏厚重的羽翼为他人撑起了一片天空。他,孙茂珲,一个用自己翅膀飞翔的铁铮铮的硬汉,用自己的热血温暖了苏州的严冬。或许我们看惯了伟人的振翅翱翔,但我们依旧为平凡人的振翅而敬仰鼓舞。其实,他们不平凡,他们用沸腾的热血展示了飞翔的姿态。
        雄鹰、鲲鹏懂得自己飞翔,它们直冲云霄,笑傲苍穹。懂得自己飞翔,懂得生命的真谛,懂得飞翔的价值,生命才会愈加美丽、厚重。所以,我愿自己飞翔!
        点评
        本文最可贵的是重点阐述了为什么“我愿自己飞翔”。议论文就是应该写出一个“为什么”,作者深谙此道,他用总分总的结构,从只有自己飞翔,才能欣赏沿途的风景,才能百折不挠接近成功,才能完美展示自己生命的姿态三个方面说理,条理明晰,有说服力。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