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作者:
匿名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名作素材
        【原著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它以神奇的笔墨,讲述了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曲折经历,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通过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孙悟空奋起金箍棒、横扫妖魔鬼怪的无畏气概,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黑暗势力的特点。
        【名著选段】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运用视角】  
        自由  苦难  信仰  勇敢无畏  坚持到底  战胜自我  无悔追求
        【运用指津】  
        一、绘新人耳目的美景。《西游记》吸引我们的,除了那曲折的故事,还有那独特的环境。烟雾缭绕的山峰,高耸入云的峭壁,曲径通幽的古路,树叶遮天的森林,绚丽多姿的花草,变幻莫测的天空,无不让人心动神怡。小说虽是用文言表述的,但读来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景物的神奇与秀美。写作时,我们若能巧妙地借鉴这种笔墨,不仅可以绘出让人眼睛一亮的美景,也可以为人物的塑造与情节的发展作有力的铺垫。
        二、编出人意料的故事。写作想象类文章,比的是谁的想象丰富,谁的想象精彩。可以说,你想得有多美,文章便会有多精彩。读了《西游记》后,我们要学会编故事。既可以对原作的情节进行改编,写《西游后传》《西游背后的故事》等文章,也可以借鉴原作风格,让小草唱歌、让树木来说话、让童话为我们的作文平添亮点。
        
        【佳作片段】  
        1.曾在一篇趣味文章中看到,《西游记》早在中国近代就被翻译到了欧洲并出版,不过书名却被改为《猴子》。或许是吴承恩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浓墨重彩,让《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太形象突出,以致遮掩了其他人物的光芒;抑或是外国人并不理解唐僧这个人物,以至于作为领导者的唐僧并未受到国外读者的足够关注。
        我以为,《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才是最丰满的。
        当唐僧遭遇大难,比如被缚,比如最得意的门徒也斗不过妖怪,他还要祈求佛祖保佑,鼓舞徒弟们的斗志。这意味着孱弱的他还必须充当精神领袖的角色。取经路上,孙悟空、猪八戒时不时就要撂挑子回老家,而不管遭遇什么挫折,唐僧都从不曾放弃到西天求取真经的理想。
        看似只会念经、只会喋喋不体地说教而无法亲自降伏哪怕最弱的鬼怪的唐僧,其实恰是四人中的核心。没有他,三个徒弟早就散伙了。
        可以说,唐僧,是一位合格的领导。
        (摘自优秀作文《唐僧的领导艺术》)
        【点拨】  
        作者把《西游记》中唐僧这个人物角色的地位与现实中的领导艺术,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谈自己的看法,见解新颖深刻。文章以“首先”、“之后”等作为脉络标志,思路清晰。行文亲切平和、饶有趣味。
        
        2.读完西游记,我就像是一只风筝被绳索系住了一样,深深地喜欢上了它,我的眼前总有这样的画面:乌云密布,黄沙漫天,只见一只巨大的妖怪出现在面前,孙悟空毫不犹豫上前就是一棒,经过几番搏斗,妖怪终于被消灭了……没看到此处,我就会掩卷沉思,如今生活中像孙悟空这样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
        (摘自优秀作文《读<西游记有感>》)
        【点拨】  
        本文抓住了《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勇敢无畏的精神,将其运用到作文之中,情感真实,语言优美,为作文增色不少。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