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六旬夫妇义务摆渡18载
作者:
刘广超
分类:
作文素材
子类:
社会关注
  在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的沙河边上,有个小谭渡口,每天都有一二十人来往渡船,而且大多数人还不用掏钱。给大家摆渡的正是盛卫川、王玉娥两位老人,今年的年纪加起来已有129岁了。  
  据介绍,渡口上游最近的一座桥在4公里外,下游最近的桥则在10公里外的周口市境内,沙河两岸的村民要到河对岸,只有乘坐盛卫川老人的渡船最便捷。  
  1992年以前,黑龙潭乡原辖区以沙河为界一分为二,河东南的辖区新设置为姬石乡后,两岸过往的人比过去少了,摆渡人先后换了几次,都因收入低不愿意干。1995年,当时身为小谭村治保主任的盛卫川,接过了摆渡的重任。18年来,无论酷暑严寒,盛卫川老两口从未间断。而老两口渡船的收入加起来,每月也不到1000元。  
        小潭渡口设有候船厅,上面挂有渡口安全告示牌,不远处还有间小房,里面容得下一张小床,是盛卫川夫妇和渡船客临时休息的地方。候船厅内还留有盛卫川的电话号码,如果夜里有急事可以拨打此号,随叫随到。  
        摘自《大河报》2013.10.29
  素材解读:他们是普通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是低微的,但是他们却将这一行为坚持了18年。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经历了各种自然风雨。他们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用自己的双手撑着渡船护送着往来的客人。他们在给别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自己有了成就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适用话题:平凡与伟大  坚持  选择  人生价值  成就
新书推荐